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身边的大国工匠乔素凯:与“核”共舞
25年来操作“零失误”
乔素凯身边总带着一本小本子,换料现场和PMC(核燃料装载贮存系统)设备哪里有缺陷,哪里需要改进,他都会一一记下来。
“将有缺陷的燃料棒取出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燃料棒的损坏。做核燃料工作,必须要胆小。”乔素凯对记者说。
去年7月,乔素凯带着团队负责宁德核电站装料工作。在装料前,乔素凯对核燃料组件进行详细检查,细心谨慎的他通过水下摄像机看到,在乏燃料水池里的核燃料组件上,管座附近若隐若现漂着一个拇指般大小的貌似小纸片的异物。
“不允许有任何异物进入核燃料组件。”乔素凯坚持一定要将若隐若现的异物找出来。
“这异物很小,影响不大,且也不一定真有,否则怎么找不到了呢?”有同事如是说。
但乔素凯还是坚持开会讨论,紧急安排四班倒的轮岗工作,一定要找出异物。终于,48小时后,乔素凯与团队成员在12米深、两个游泳池大小的乏燃料水池找到了一块小塑料片。
在普通人看来,核燃料组件就是冰冷的钢铁,但在乔素凯眼中,它们却是有生命的。“要呵护好它,它才能有最好的状态发电。如果对它不好,它也会闹脾气。”一个核反应堆芯有157组核燃料组件,一组核燃料组件有264根核燃料棒,也就是说,一个堆芯中的41448根核燃料棒,任何一根“闹脾气”了,乔素凯都要负责修复。
“接触多了,越来越胆小了。”乔素凯一再对记者说。
正是因为乔素凯和一代代燃料人心怀敬畏、严谨细致,才成就了核燃料队伍多年来保持的“零失误、零缺陷”纪录。至今,乔素凯所在团队共为国内20台核电机组完成了100多次核燃料装卸任务,创造了连续46000步操作“零失误”的纪录,实现了燃料操作“零失误”及换料设备“零缺陷”。
编辑:梁霄
关键词:大国工匠 乔素凯 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