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牛羊满圈鸡满院 本康村村民个个都是好把式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几天,李少勇饲养的100多只肉鸡终于出栏了。他算了一笔账,按照市场价,这100只鸡能卖到1.5万元,这个数字对他来说实在有点小惊喜。看来,年底买手扶拖拉机没有问题了。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互助县松多乡本康村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方式,人人干起了养殖。如今,家家户户“肉鸡出栏,猪仔出圈、牛羊满圈,村民靠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新养殖模式进了本康村
像李少勇一样,村民叶拉姆更登是个闲不住的人,自己饲养的10头牛犊也早已育肥,今年年底就能屠宰上市了。而认养的30头猪仔也渐渐壮大了。乡亲们看到他和李少勇好像在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勤快,收入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大家纷纷加入到他们的养殖合作社队伍。原来,这个致富经还是第一书记聂学敏带给他们的。

就职于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的聂学敏,3年前就来到了本康村当起了扶贫第一书记,从一家一户摸底,经过三年的努力,本康村终于摘掉了贫困帽子。2020年,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聂学敏想尽一切办法让村民增加收入,最后他想到了动员周围的民营力量,一起参与到巩固脱贫中来。结合村里的实际,由青海恒德信志环境监测公司、青海昊辰监测技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方式,由公司出资购买44头猪仔和100只鸡仔,供村民认养。公司承诺:“养殖最后的收益除去原始成本,全部归村民所有”。因为之前没有这样的先例,村民怕赔钱,谁也不敢出头认养。当44头小猪仔拉到村委会广场上,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议论纷纷,却不敢上前抓走一只。而村民叶拉姆更登是个直性子的人,二话不说,上前挑了10只猪仔往家走。没想到,猪仔在他的精心饲养下,一天比膘肥体壮。村民们的心才算是放下了,纷纷找第一书记认养剩余的猪仔。
致富带头人尝到甜头
村里有了养殖带头人,村民开始尝试这种集体合作模式。李少勇也闲不住了,除了饲养猪仔,他向公司老板主动提出要认养肉鸡的想法。没想到公司全力支持。不到半个月,公司买来了100多只鸡仔,李少勇将这些肉鸡散养在废弃的小学操场上,每天投食、喂水,打扫鸡舍,忙得不亦乐乎。100多天过去了,这些鸡仔全部出栏。李少勇计划着,100只肉鸡能卖出1.5万元,除去成本和饲料,自己能赚个八、九千。这让李少勇尝到了不少甜头,他非常认可这种合作模式,明年他还想扩大养鸡规模,再养30多头猪仔,打算好好大干一把。

驻村第一书记聂学敏说,采取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不少村民富裕了起来,很多村民都跟着李少勇干了养殖,既赚了钱脱了贫,又掌握了养殖技术,现在一个个成了养殖能手。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靠着村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环境,他要帮助乡亲们打造一座农家生态园,建上采摘园和养殖园,让城里人也来这里品尝农家饭,采摘农家菜。到时候,农家院的厨师、服务员全是村里的乡亲们,让他们一同致富。

脱贫离不了全社会的参与
说到这里,聂学敏若有所思。他说,这几年带领乡亲们脱贫,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如果带动民营企业一同参与到脱贫中,这个力量就大多了。今年上半年,因为村里要进行高质量农田改造,他奔走四方,积极协调青海省生态监测协会18家企业企业共同出资为村里购买了一辆价值10余万元的装载机,当这个庞然大物开上山时,村民们乐开了花。大家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穷山沟还能开进来这么大的机器,多亏了第一书记和好心的企业家们。如今,这台大设备除了进行农田修正,还铺平了村里的道路。农闲时,作为村集体经济,村里将这台挖掘机进行外租,为村里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益。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乡亲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走出了贫困的本康村,正朝着致富的康庄大道大步前。
关键词:牛羊满圈鸡满院 本康村村民个个都是好把式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