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知识讲堂>文玩杂项文玩杂项
古琴收藏:亿元觅知音究竟值不值
鉴赏:能不能“走心”是关键
据了解,能够流传到现在的古琴,主要是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老琴。唐朝的琴最好,因为它的音色好,声音宽厚,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珉中曾经做过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唐琴仅有18张。而判断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的价值,除了看其音色、朝代之外,还要看其传承,为什么“松石间意”琴能够拍出那么高的价格?因为它是一把御琴,到了清乾隆年间,又是内府珍藏的。王世襄先生旧藏的琴为什么也那么贵呢?因为他在收藏界和古琴界的地位很高,大家都公认他选的东西一定是好的。
弹琴之人,对琴在手中的“肌肤之亲”和琴的“走心”胜于一切。“与老琴亲近对爱琴人来说,是万不能错过的好事。”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潘一东介绍,30多年前他接触古琴音乐时,古琴几乎没人关注,更不要说收藏了。现在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琴,但是一般的人能与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老琴接触的机会很少,弹琴的人则更重视的是琴本身的音色,关心“人琴合一”。当年,他拜在吴门古琴传人吴光同先生门下学琴时,曾多次弹奏过师父家的名琴“玉玲珑”。此琴为吴光同先生的祖父吴兰荪于上世纪20年代得自沪上,音韵松透,绵长不绝,琴身呈蛇腹断,十分罕见,被断代为南宋遗物,距今约800多年。近10年来,此琴呈现出多个梅花状断纹,也有专家称,一般千年以上的琴才能现此断纹,由此推断此琴出世年份可能更早。老师面对面授课,用于示范弹奏的便是这架琴,潘也多次轻抚过这琴,那些温润醇厚的琴声一直温暖着他的心。这样的鼎鼎宝物即使能看上一眼也是不易,更不要说能弹上一曲甚至作为习琴之用,吴老先生的淡然和气度也深深影响着潘一东的学琴心路。
真假:好琴应有使用痕迹
业内人透露,虽然老琴被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现在在古玩市场上,很难遇见真的老琴了,即使是清代和民国的古琴都很少了。古琴是多项艺术的综合载体,涉及木材、断纹、音质、品格、造型美学等方方面面,鉴定古琴存在一定难度。古玩市场上一些老琴,懂琴的人一看就知道制琴的不懂古琴的律制,比如在琴面的弦位上镶嵌了很多贝壳,很漂亮,但他们不知道在弦位上镶贝壳的古琴是弹奏不了的。除年代,材料制作也是古琴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有一种说法,用老房子里的房梁木容易做出质地上乘的古琴,而且最好是老的杉木和桐木。总而言之,一定是要上了年份的古木做出来的古琴,才能具备松透圆润音质。另外,古琴以断纹为美,那是古琴漆面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也是鉴别老琴年份的一个重要依据。因为与一般的藏品不同,也就是说,古琴身上会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收藏:新制琴值不值得收?
既然真正的古琴的价格那么贵,新制的古琴有没有收藏价值?
据了解,无锡目前学古琴的有数百人,使用的古琴价格多数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少数价格超过十万元,最近圈子里有一个琴友收进了15万元的新制古琴,引起不少关注。对古琴收藏有研究的琴友告诉记者,新作的琴要看是谁做的,现在一些入门级别的新制古琴,就有几万元的,而像北京的王鹏、西安的李明忠、苏州的裴金宝、扬州的马维衡这些当代名家制作的古琴,一把琴已经能够卖到十几万元了,甚至过百万元。有琴友在2000年左右,收入了一把苏州工的琴,当时的价格是2万元,现在加个零也不为过。
对于有兴趣学习、收藏古琴的入门者,业内人士的建议是正确地选择琴,而不是盲目地追逐价位,如果是真心喜欢,建议选择中档次的琴,2—3万价位的琴质量不会太差,高档次的琴对于初入门者而言价格偏贵,而且也不适合未达到相当的层次境界者使用。此外,珍护古琴更重要的是需要人去“滋润”它,用通俗的话讲即是要经常去弹奏,弹久了以后琴的音色会越来越好听,人与琴之间亦产生默契。
编辑:付鹏
关键词:古琴 收藏 价格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