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中国绿卡”需松绑 全国政协委员许琳称:至今发放不到5000张
Steven现在是郑州科技学院的一名外籍教师。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1993年便来到中国念书,次年娶了现在的中国妻子。从云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他曾在2003年回到美国一所大学教中文,但在2004年又返回中国,从此之后几乎一直在中国工作和生活。
在过去的20余年里,Steven累计有10多年的时间待在中国,但直到今天,都没有获得一个在他看来“合乎实际情况的身份”。
事实上,Steven返回中国的2004年,正好是《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下称“绿卡审批办法”)颁布的一年。根据这一办法的规定,由于Steven的妻子是中国人,他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每年待在中国的时间长于9个月,就可以申请绿卡。
“工作签证比较麻烦,你有单位的话没有问题。但一旦没有工作,或者想换工作,就必须出国,找到新工作再回来。”Steven回忆,自己2004年便开始准备争取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证,照计划,到2009年就可以申请。
然而他没有成功“连续居留五年”。2008年,因为父母身体欠佳,他回美国待了较长一段时间,因而2009年他的中国绿卡申请被拒绝。
“一个人的身份应该符合实际的情况。我认为自己事实上早已是一个中国的居民,但在法律上我却不是。”Steven抱怨。
上一次申请失败5年过后,Steven现在终于又达到了条件,他开始准备新一轮的申请。他希望在“退休”之前能获得法律上的永久居民身份―跟许多中国人一样,年过半百的Steven习惯了提起“退休”。不过他也清楚,与他的中国同事不同,自己“还不在这个制度里面”。
对于在中国高校任职的外籍教师来说,也有另外的绿卡申请渠道―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并达到一定的连续任职和居留年限,就可以申请技术类绿卡。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中国 绿卡 申请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