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迎接新世纪迎接新世纪

生命的赞歌:唐山大地震中的救人故事

2014年10月16日 15:20 | 作者:张崇发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唐山抗震救灾简报

唐山抗震救灾简报

 

  八月三日:

  一个年轻的生命被救了出来

  8月3日清晨,唐山煤矿医学院的职工子弟、小朋友崔力,在院内突然听到家属宿舍西四排二号倒塌的水泥预制板下有微弱的叫声,仔细一听,像是小朋友白海明的声音,便飞快告诉了白海明的父亲白景儒。

  内科医生白景儒的妻子和小女儿已经遇难,大儿子找不到(二儿子被压,8小时后被空军扒出脱险),听到小儿子还活着的消息,半信半疑。因为他和他的哥哥白景恩,为了找大儿子白海明,已经整整扒了4天了,可是什么也没有扒到,只闻到臭气一天比一天浓,心想:一定死在里面了。

  “党团骨干,正副班长先上!”

  白景儒怀着一线希望,对着倒塌的楼房先呼喊了一句:“明明!明明!”

  “爸爸!爸爸!”水泥预制板下、砖头堆里立即发出了回声。

  “明明还活着!”白景儒喜出望外,马上去找亲人解放军帮助扒挖。

  当时正是清晨5点多,部队刚刚起床。听到这个喜讯,北京军区66军197师589团一连一排的同志们火速奔赴现场。

  一场动人心弦的战斗开始了。

  营教导员郭来和排长易图段担任现场指挥。郭来同志的母亲和两个孩子,就是被营房内的指战员扒出来的。现在,由他来指挥部队抢救阶级兄弟,心情特别激动。他想,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果断、沉着,保证白海明活着出来!

  他首先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党团骨干,正副班长先上!”

  话音刚落,一班长管家齐、一班副罗延杰、三班长石东海、二班长张笃才、二班副唐夫生、副班长刘东、共青团员金国强等人立即扑上去,铲土搬砖,撬砸沉重的水泥预制板。

  “从现在开始,一律用手扒!”

  干得正起劲的时候,一块预制板突然倾斜下来。副班长刘东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肩膀死死顶住。洞外的同志也眼尖手快,迅速拿来一根铁柱子,把预制板支起来。刘东怕支不稳,紧紧抱着柱子不放。

  不一会儿,左上方有40多块砖砌在一起、近200多斤重的一个砖垛子又松动了,慢慢下坠,严重威胁着下面人员的安全。金国强一看情势不妙,“嗖”地一跃身,用背部驮住了砖垛子。

  紧张的战斗,大量地消耗着同志们的体力。20多分钟后,教导员郭来看着同志们的速度有点减慢,立即意识到:抢救速度的快慢,决定着被埋人员的生命的长短。便再次下达命令:“你们上,我们下!”说着,他就第一个趴到已经挖得很深的洞子里。他侧耳听听里面的声音,比刚才大多了,知道砖土堆积层不厚了,便要求大家:“从现在开始,一律用手扒!”

  在他的带动下,战士们一把一把地抠,一撮一撮地捧。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砖土堆积层挖透了,露出拳头大一个小洞。

  这时,一阵风吹,飞扬的尘土砂灰齐向小洞中卷去。郭来怕卷进大量尘土,把白海明呛坏,便急中生智,捡来一片硬纸板挡住小洞,并呼喊其他同志:“找水来,快把这里的土泼湿!”

  泼水时,水花溅到洞内。憋闷了七天,干渴难忍的小海明感觉到身上有水,马上喊:“叔叔多泼,叔叔多泼!”

  泥土上有了水,战士们用手更好挖了。空气清新了,小海明的情绪越来越活跃。

  帐篷成了急救病房

  不一会儿,洞口扩大了,教导员郭来立即把手伸进洞去,先摸到小海明的屁股,又摸到他的双腿。此时,郭教导员就问:“你的腿能动吗?”小海明马上动了动。看到这情景,郭来第三次下达命令:“找医生,准备药品!”

  6时35分,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被埋压147小时的儿童白海明被救出。此时,团领导也赶到了现场。为了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团长当即指示:“抬人动作要慢,要先让他适应一下外界的空气。医生要精心护理治疗,千万不能马虎!”

  团卫生队的医生和煤矿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研究后,共同决定:就地抢救,尽量避免颠动。于是,离倒塌楼房只有六七米远的帐篷,就成了小海明的急救病房。经过输液、输氧、喂葡萄糖水,小海明精神越来越好。

  白海明得救后,他的父亲白景儒激动万分,逢人就讲:“我要报名参加医疗队,抢救阶级兄弟,报答亲人解放军!”

编辑:曾珂

1 2 3 4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 云南鲁甸地震 云南景谷地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