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迎接新世纪迎接新世纪
生命的赞歌:唐山大地震中的救人故事
本文作者写的供领导审阅的关于部队抢险的资料打印件
八月九日:
生命的奇迹,救出被埋13天的卢桂兰
8月8日,北京军区38军114师341团四连在唐山商业医院扒挖伤员。医院向他们反映:内科一楼的三个小病房里可能有人活着。
得知这个消息后,四连指战员立即组织力量抢救。在基建工程兵61大队两台吊车的配合下,他们对该楼西侧展开了重点突击,扒开了50多块水泥板,清走了近50立方米的废墟。到9日下午6时25分,四连同志从倾倒的水泥板缝隙里,终于望见了一楼下面的病床。
这时,战士杨树海趴在水泥板缝隙上,向里面大喊:“有人没有?”连呼两声之后,里面传出了一位妇女微弱的呼救声。
一听说有活人压在下面,四连80多名战士全部集中过来,突击抢挖,并迅速向上级和商业医院反映了情况。很快,军、师、团各级领导纷纷赶来,亲自指挥这场战斗,北京军区某师医院的救护车和上海医疗队,闻迅火速赶到,在现场准备急救。
四连连长张可钦奋勇当先,领着战士突击清除压在病床上的五块水泥板。他们担心使用工具会碰落碎石,砸伤亲人,都用手扒水泥碎块和碎砖。他们担心用吊车吊水泥板,会使之断裂,挤伤亲人,就组织人员用肩扛。一吨多重的水泥板,12名战士鼓足力气,扛走了三块。病床仍被压在两层水泥板下,两旁堆的碎石也愈积愈多。他们想:如果继续在上面扛水泥板,会引起砖石下落,扬起尘土,威胁遇险人员的生命。
被埋压303小时38分
经研究,四连决定扒开病房西侧的断墙,平行打一条通道。班长李伟和战士杨树海、李宝堂、董长林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他们用手往下扒墙皮白灰,抠灌结沙浆,掏水泥裂缝。很快掏开了一个小洞。
张连长从小洞往里看,看见一位妇女被挤压在床下,曲着腿,里面只有一米多长的空间,人基本上不能活动。
班长李伟等人钻进洞内,不顾手指疼痛,越扒越快。他们怕这位妇女被灰尘呛着,又递进去两个口罩,让她捂住嘴和眼。从洞口往外抢救时,为了不使她碰伤和擦伤,四连同志侧身趴在洞外,把堆在她周围的碎砖石,捧到帽子里,然后一一传递出去。
洞口稍大一点时,副指导员张光喜钻进洞内,把一条床单垫在妇女的身下。经过50多分钟的紧张战斗,四连同志安全地把这位妇女拖出了洞口。
此时是9日晚上7点20分。至此,这位妇女在废墟中被埋压了303小时38分。
就地抢救
在现场,医护人员采取了紧急救护措施。5分钟后,这位妇女就被送进了114师医院。师医院成立了由副院长王天选、所长杨继铮等7人组成的抢救小组。
刚救出时,这位妇女血压高压56,低压没有。到师医院后,由于环境变化、本人激动、路上摇晃,血压已量不出来,处于休克状态。
在上海和沈阳军区医疗队的帮助下,经7人小组全力抢救,两个小时后,伤员的血压回升到85以上;12小时后,病情开始稳定,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24小时后,血压和呼吸都恢复正常。
这位妇女患有慢性气管炎,由于埋在地下时间太长,加上寒冷潮湿,气管炎发作得很厉害,左胯骨也被压骨折。两天后,在抢救小组的精心护理下,这位妇女完全脱离危险,神智清楚,谈笑自然。
据她介绍,她的名字叫卢桂兰,46岁,家住唐山市南兴街25号。她的丈夫叫杨庆顺,63岁,在宋谢庄澡堂里当理发员,地震前因脑溢血住进商业医院,已在地震中去世。地震时,卢桂兰正在医院给丈夫陪床。同来陪床的还有杨庆顺单位派来的一个同志,也没能逃过地震。
“坚持一天就是一天胜利”
为什么被埋压的卢桂兰能活13天,当时所有的人都很关注这个问题。
据卢桂兰说,她被埋压后,一直没有吃什么东西,只喝了自己的两次尿。
据现场抢救的同志反映,卢桂兰被挤压在里面,基本不能活动,不可能找到什么吃的东西,里面也没有留下吃东西的痕迹。
据部队团领导和师医院的同志们分析,卢桂兰在地下存活13天,一是她有坚强的毅力,坚信有人来救她。她说:“过去海城地震时,就有解放军救人的事。”她还说:“我心宽,着急顶啥用,坚持一天就是一天胜利。”二是卢桂兰被埋压的地方,与外界的空气没有隔绝。三是卢桂兰被挤压着,一点不能活动,能量消耗小。四是卢桂兰身体壮实。了解她的街道居民反映,卢桂兰地震前身体很强壮。卢桂兰说:“过去我中午从不睡觉,这一次睡足了。”
卢桂兰在断水断食的情况下坚持了13天,这从纯生理上是难以想象和解释的。她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作者张崇发,男,69岁,原北京军区宣传部新闻科干事,主任记者,现已退休。)
编辑:曾珂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 云南鲁甸地震 云南景谷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