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致公党中央: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作用
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建议
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长江经济带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为深入研究发挥长江经济带的引领作用,促进我国新一轮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致公党中央于2014年10月在重庆主办了以“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主题的中国发展论坛,就推进我国长江经济带提出良性发展建议:
一、 注重开放融合,发挥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协同效应。一是突出各自的区位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挥市场作用进行产业整合和实现规模效应,形成科学的区域产业分工,避免产业同质化。二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在制定统一规划、建设立体交通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完善制度、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发挥好政府作用。三是打破行政壁垒,成立综合的跨区域联合协调组织,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各行政区派专人任职,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 合理布局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内各区域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合理布局与发展,发挥好各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推进沿线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理、集约高效、互动共赢的产业分工合作态势。二是建立统一的长江自由市场,统一的金融体系、流通体系、生态补偿体系。三是建立产业转移支持基金,制定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鼓励目录,支持长江上游地区增强要素保障,进一步扩大长江上游地区对外开放等。四是区别对待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重点。
三、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农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强长江经济带内十一省市农业生产融合发展,从水利、物流、电子商务三方面加强长江经济带农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支持产业联盟建设,当前应大力扶持跨省市的生产融合型、生产服务融合型、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融合型三种联盟建设。三是加强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开展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提升中低等耕地质量并划入基本农田实现永久保护。四是推进农产品主产区特别是农业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带建设。五是区别对待上中下游地区的耕地资源利用,上游地区要实施以生态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前提的扶贫开发利用;中游地区要把国家粮食主产区核心区建设放在首位;下游地区要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注重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 建立生态重构机制,实施下游对中上游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做好地区生态环境的保育工作。一是严格设计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和相关配套政策,包括建立法制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补偿双方的沟通协作、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途径及方式、完善生态补偿的标准制定、加强生态补偿的绩效评估等。二是科学合理开发长江水电资源,建立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可持续评价体系,从管理、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针对水电开发的规范、设计、施工和运行全过程展开评估,实现长江流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
五、 以黄金水道建设为契机,打造立体交通大通道。一是加强长江流域黄金水道内河航运建设,开展长江航道治理工程,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深水港和长江经济带干支流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服务体系。二是加强铁路和公路等陆上运输的建设,尽快开展沿长江南北两岸建造现代化铁路系统和发展沿江高速公路系统建设。三是加紧建设以浦东国际航空港为桥头堡,向外横跨太平洋连接世界,对内连接我国各大中城市的长江经济带航空网络。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致公党中央 长江经济带建设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