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莫再让提前退休乱象削弱“延退认同”
延迟退休在即,部分财政供养人员、国企职工却不合理地提前退休,这会增加民众的相对受损感,也反噬延退效果。
据报道,人社部已多次证实延迟退休政策将推行,但在延退政策出台前,发改委等部门的调研结果并不理想。据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改革司人士透露,在有的地方特别是地市一级,出现了退休年龄54岁现象,有地方政府还鼓励提前退休,部分国企则出现了退休后退休金比退休前收入还高的情况。
自延迟退休被提上日程以来,“如何渐进”“谁先延退”等问题就备受舆论关注。此前有消息称“延迟退休公职人员将先行”,这遭到人社部方面否认,却也能说明社会对退休政策公平度的敏感。在此背景下,部分财政供养人员、国企职工能逆其势而行地提前退休,难免刺激到要被“延退”的广大人群,削弱乃至透支公众对延迟退休的认同感。
毕竟,弥补养老金缺口、冲抵逐渐减少的人口红利,被普遍认为是延迟退休的两个重要意图。而某些公职人员却能“先天下之忧而乐”,未到法定退休年龄离岗或提前退休,这不仅造成人力浪费,社保缴费年限压减的同时提前领取养老金,还会扩大养老基金收支缺口。
公职人员、国企职工提前退休的现象,说来并不罕见。2013年11月,河北黄骅市科级副科级干部提前离岗休养提高三级工资事件,就曾引发舆论哗然。这非孤例,在有些地方的机关单位,所谓内退式“退二线”俨然成为惯例,甚至被塑造为体现“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创新机制”。
今年初,还有媒体报道,养老金并轨还未落地时,有的地方机关单位人员担心并轨后退休待遇被拉低,扎堆申请提前退休。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前不久则披露,当前“未老先退”问题特别突出,有的地区提前退休的人员占到当年退休人员的30%。
如果说,因特殊工种、相关工龄已满等法定情况提前退休无可厚非,那有些提前退休的情形则不合情理,哪怕其是借“腾位子”名义,或是作为机构人事改革的衍生物。遗憾的是,有些地方、部门仍沿袭着鼓励提前退休,甚至给先退者工资级别俱涨的“土政策”;有些国企,也是退休前后收入倒挂,再加上很多人工资涨幅还跑不过退休金年增长幅度,也形成了对“提前退休”的负向激励。
可以想见,若任由这类提前退休横行,必然会造成缴费在职人员数量减少,转移给普通民众的养老金支出压力也会加码。到头来,作为延退政策推行相对受损者的公众,不满情绪会在“两重天”际遇中累积,延退给养老基金“开源”的作用亦会遭反噬。
要避免这番乱象,显然要严格规范公职人员等提前退休规则,要坚决清理鼓励提前离岗多拿钱的“土政策”,实现提前退休须“依法”;劳动监察部门等则应严格执行提前退休的审批监管,加强违规筛查,机关单位改革精简下来的人,也不妨先内部消化,而非一“退”了之。还有,要把对退休前后待遇倒挂的扭转“落子”在薪酬体系和养老金并轨改革的框架下,实现退休待遇与缴费基数年限的正向挂钩。
提前退休乱象不是个小事,而今延迟退休在即,更要管束住这些乱象,以避免其在要养老基金亟须填坑之时继续“挖坑”。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退休乱象 “延退认同”


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重庆举行
“朱诺”号首次近观木星“大红斑”,仅9000公里!
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
巴黎和洛杉矶同时赢得奥运会承办权
美海军陆战队一空中加油机坠毁 机上16人遇难
乌克兰男子打造木制机器人“一家” 用1750块零件
重庆动物园为双胞胎大熊猫举办1岁生日会
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启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