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 全国政协委员谈鼓励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韩雪)“我给三农设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农民是蛋黄,农业是蛋白,农村是蛋壳。现在的鸡蛋,我觉得不太好。”3月7日上午中共2组的小组讨论会上,周国富委员以鸡蛋比喻“三农”的开场白,吸引了一些正低头思索并记录的委员们的抬头关注和善意微笑。
“现在,大量年富力强的农民进城,村里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孩子。这造成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严重。到农村去看看嘛,新房子都建得很漂亮,却常年空置着。”操着浓厚浙江诸暨口音的周国富委员,这样陈述着他看到的农村现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教育、卫生等各方面人才。鼓励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不仅需要舆论的引导,更需要务实的政策措施。
“2012年,日本曾专门出台政策对到农村工作的年轻人给予补贴,一人一年150万日元。”对“三农”问题也有深入思考的梁保华委员建议,我国也可以参考这种政策,鼓励农村引进更多的人才。周国富委员呼应说:“我们的就业率,不能光是城镇就业,也要讲农村就业。让城市里的人,下到农村去!”
“要坚持多予少取的方针,给农民的实惠和好处不要变。”梁保华还建议,从政策上确保对三农的支持和投入只增不减,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产品的价格补偿机制,同时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
近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无论在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偏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合理差距是1.5:1。目前,我国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直辖市,其他省区当中差距最小的是浙江,也达到2.08:1。”为此,梁保华委员提出改革和推进农业的技术创新,从增加务农收入、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三个方面入手,扩宽农民收入渠道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曾在小组讨论中提过,“中国的城市不是纯粹的城市,每个城市都带着农村。大城市带着大农村,小城市带着小农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纷纷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或留守农村,或随迁入城。而教育,成为这些家庭无法回避的问题。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农村 就业 政协委员 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