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春风化雨,人和景明
代表委员畅谈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一年来文艺界的新气象
崇德尚艺担使命,激发筑梦中国的文艺力量
今天的中国文艺,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对大众有泽惠,对社会进步有助益。
一项项政策纷纷落地,为繁荣发展中国文艺鼓舞士气、谋定全局。一年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从顶层设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垒基砌阶、立柱支梁;《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公布,聚焦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精准发力;《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遵循。
“我们能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文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一系列政策集中发力,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展创新,让整个文艺界感到振奋,让所有人充满干劲,这是前所未有的。”倪惠英说。
文艺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深刻感到,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注重艺术水准的提高,更要关注自身高尚品德和职业操守的养成,牢记人民重托、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
“前几天,我的恩师、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基人之一周小燕先生病逝,令中国音乐界感到痛心。先生常常教导我们,艺术家在追求艺术造诣的同时,首先要做好人,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上海歌剧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魏松说。
去年9月,54名艺术家被授予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鼓舞广大文艺家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争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不辜负时代召唤和人民期望。
过去一年多里,中国文艺锐意进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让中国文化精彩亮相。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登上纽约林肯中心,观者云集,在北美引起轰动;中国作家刘慈欣凭《三体》成为首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的亚洲人,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发出响亮声音;原创话剧《孔子》以独有的中国元素在第九届德国国际话剧节斩获最佳剧目奖,让外国观众欣赏到独特的中国魅力;从去年1月开始,中国杂技捷报频传,杂技健儿摘金夺银,将各大国际奖项尽揽囊中,提升中国杂技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和使命,中国文化需要更加开放、自信地走出去,应广泛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演艺集团艺术总监陈维亚表示,“广大文艺家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真实记录中国人铸就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夯实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浇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执笔记者姜潇,参与记者刘敏、高敬、白阳、王卓伦、华春雨、何欣荣)(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代表委员畅谈 习近平讲话一年来 文艺界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