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探路十三五 探路十三五
如何破解“水困”危局?
代表委员对“十三五”的“水”之问
节水有哪些潜力可挖?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对水资源短缺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取用水定额控制。加快农业、工业、城镇节水改造,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开展节水综合改造示范。
“我国水资源现状是北方缺水、南方污染。”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说,“在北方地区,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消耗的第一位,平均达到一半。像北京这么缺水的地方,目前的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开采,农业用水占到了水资源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次是工业用水,百姓生活用水排第三。”
一方面是“水荒”蔓延,另一方面是“大水漫灌”比比皆是,缺水与浪费并存,矛盾十分突出。
“水来了,田间还是非常粗放的生产方式,就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周建军说,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的主要途径是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推广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他建议在北京、宁蒙灌区、山东地区发展三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以黄河上游的宁蒙灌区为例,这个地区光照充足,干旱蒸发很厉害,农业用水量大,但农业生产潜力也巨大。建议从经济、技术层面支持这一地区进行农业现代化设计建设。”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王承德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建立节水型农业,在建立节水型工业及节水型社会等方面也有巨大努力空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作出许多具体安排,如“加强重点用水单位监管,鼓励一水多用、优水优用,建立水效标识制度,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等,当务之急是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是关键。必须把节水纳入全民教育,让全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把节约用水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行为。”王承德说。
编辑:赵彦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水困危局 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