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为高龄农民工养老构建绿色通道
其次,政府可以以优惠政策鼓励市场化的养老服务供应商进入农村。目前,这方面的举措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长远来看,是农村养老服务缺乏的解决之道。事实上,农村养老问题不仅在于缺少资金,也在于缺少可以选择的服务。近千亿的专项支出,可以视作一笔社会投资,只有当老人手中有了可自由支配的钱时,他才有能力去购买相应的服务。这种引入市场机制的做法,比指望政府“派人”提供老人服务肯定要好。有选择,才能产生竞争,才能出现好的服务。
再加上,现有法律规定60岁以上工人不再享受工人待遇,超龄农民工的工伤认定也并未在各地形成共识。应该完善《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另据媒体统计,中国5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4600万人。随着农民工年龄的递增,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凸显,而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的问题,将在5年内集中爆发。
农民工权益保障一直是社会焦点问题,高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作为问题的一部分,率先保障高龄农民工群体,为其构建一条绿色通道,显然相对具有操作性。如果说,农民工权益保障是一个公共服务问题,那么高龄农民工权益保障则是一种底线保障,包括企业、政府在内的有关方面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
编辑:秦云
关键词:高龄农民工 保险 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