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负责任的硬话也是“两会好声音”
每年看两会,“好声音”是一个重要看点。“两会好声音”有各种表现,其中一个就是“硬话”。有心者不难发现,今年“两会硬话”比较多,不少都是官员讲出来,甚至是主动讲出来的。而且一讲出来,就迅速成为热点,得到了民众认可。
所谓“硬话”,就是听起来让人解渴、使人过瘾的话,有些话甚至触人心灵、催人奋进。分析这些“硬话”,对我们认识新常态和新作风,不无裨益,大有启示。概括起来讲,今年“两会”上出现的“硬话”,主要有两大类。
一种“硬话”,体现在对热点事件的鲜明态度上。一起热点事件的形成,往往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一些热点甚至对应着经济社会的弱点和痛点。一段时间以来,牛奶质量和旅游秩序,频频引起社会关注。人们也希望在两会上,听到更高层面对这一问题的表态。在两会上,在谈到牛奶质量问题时,农业部长用情地说,大批国人到国外抢购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在谈到频发的宰客现象时,海南省委书记也斩钉截铁地讲,你敢欺客宰客,就让你倾家荡产。抢购奶粉和旅游宰客,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这样的回应,体现的态度,正是人们想要看到的。
编辑:秦云
关键词:硬话 两会好声音 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