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6年03月09日 09:27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1c6f6502e9ea166e559404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湖南在内的各地方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也进一步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目标,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调“获得感”。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后更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升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在地方考察调研时,总书记强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总书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这些理念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目标所向,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最佳注解。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因此,这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要体现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这是一场硬仗,必须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最终目的在于让人民群众通过改革更多获得优质的物质保障,更好获得良好的民生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既要做“加法”又要做“减法”,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立足长远,既要把握好力度又要掌握好节奏,既要解决主要矛盾也要化解次要矛盾,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创造市场机会、激发市场活力。面对这场改革攻坚战,我们必须保持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拿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力打赢这场硬仗。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人民群众 获得感 习近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