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猎鹰"火箭首次成功海上回收 对未来航天有何影响?
□解读
1“猎鹰”回收为何堪称先进?
海上回收火箭难上加难
回收航天器并不新鲜,但回收火箭的难度要远大于航天飞机、飞船和返回式卫星。这是因为越是细长的飞行物,越不好控制其空中姿态,要使细长的火箭箭体精确地在海上平台垂直着陆,是难上加难。
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介绍说,实现这一突破需攻克两大关键技术:一是通过运载火箭上的液氮推力器来调整飞行姿态,使火箭在降落过程中一直与地面保持垂直;二是火箭发动机要具有推力可调、多次启动等功能,以便软着陆。“猎鹰9”火箭可通过主发动机3次点火制动减速,来控制火箭的下落速度,由每秒1300米减速为每秒2米。
在不久前中国“远望智库”、《国际太空》杂志合办的“远望论坛”上,有资深航天工程师指出,“猎鹰9”一级火箭将回收技术组合起来的系统非常优异。这意味着不论火箭技术、卫星技术,还是探测器外星着陆技术,都可以集成在一起,系统更优化、指标更先进,这体现出火箭系统设计的出色能力。
2 对未来航天有何影响?
太空飞行或将更经济可行
对“猎鹰9”海上回收成功,美国商业太空飞行协会发表声明说,快速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更经济可行的未来太空飞行的关键,今天的成功是在这个领域“迈出的一大步”。
当被要求评价此次=成功回收的意义时,马斯克说:“要走向太空,就需要获得(火箭)完全而且快速的可重复使用性能。一旦火箭第一级可以这样做,这将对发射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按计划,此次回收的火箭第一级将在10日运回陆地。马斯克说,这枚火箭将进行10次点火测试,如果一切情况良好,最早将在今年6月再次发射。他表示,火箭可重复使用很重要,但可能还要再过上几年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步,在这期间仍将会见到一些失败。
一次成功的海上回收距廉价太空发射还远得很,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火箭回收就能降低发射成本,美国的航天飞机就是反例。但无论如何,正如马斯克所言,这次软着陆成功至少证明海上回收技术上可行。
3 为何“猎鹰”能成功?
政府支持企业与资本参与
近些年来,在美国航天局等政府机构的支持下,美国轨道ATK公司、内华达山公司、蓝色起源公司等一批美国私营航天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更是它们中的佼佼者。
一些长期研究国外航天战略的专家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本身就是美国航天体制和航天工业基础孕育出来的,它本身没有超越美国的国家航天能力,而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传统航天企业所具有的航天运载能力。
还有专家指出,美国商业航天的种种动向表明,政府支持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关键。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可以释放商业航天发展的空间,通过技术转移和政府采购,可以促进商业航天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技术的持续创新、融合和应用是商业航天发展的推动力。市场需求会推动航天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则会提升商业航天能力,降低商业航天的准入门槛,提高企业与资本参与航天活动的热情。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猎鹰 海上回收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