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许进:让前辈的选择和道路影响更多的人
不让人民失语
书架上,桌子上,到处摊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谈到祖父和姑父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会认真核对。可每当记者试图将话题转到许进自己身上,他总是颇显“为难”,似乎不值一提。
许德珩先生是九三学社创始人,邓稼先先生是许家第二代“九三”人,许进则是第三代“九三”人。
对于全国政协委员,到许进这里已是家族里的第五位。许德珩先生是第一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许进的祖母劳君展是第二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许进的父亲许中明是第五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许进的姑姑许鹿希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则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比三代五位政协委员,我的祖父祖母坚定地与共产党站在一起就是履职,我的父亲和姑姑是行业权威,他们的履职是与专业领域紧密结合。”许进自认为,作为家里资历最浅的晚辈,他有压力也有动力,全心投入。他常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今天的政协委员需要的是无私无畏地代表人民讲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014年,在云南腾冲调研的许进,专门去参观纪念滇西抗战英烈的国殇墓园。岁月把有的墓碑磨砺得字迹模糊,殊不知这些“无名氏”们在战场时曾多么英勇,常常以一敌几,直至耗尽最后一滴鲜血。
许进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也刺痛了。他暗下决心要为抗战老兵做些什么。
“不管是健在,还是逝去的抗战老兵,都需要被历史和人民铭记。”许进坚定地说,只有为国家付出生命的烈士得到社会的足够尊重,在下一次国家危难时,才会有年轻人继续冲上前去。
经过不断地酝酿调研,2015年两会期间,许进拿出一份《关于给抗战英雄授勋的建议》,建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授勋;向参加抗日战争的全体官兵颁发纪念章;优抚健在的、曾经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以安军心、振民气。
这一年恰好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当许进看到佩戴着抗战胜利纪念章的抗日老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不由得鼻子一酸掉下泪来。不是因为自己的建议得以实现,而是因为这些90多岁的老兵们,在通过天安门时,始终坚持不肯放下敬着军礼、颤抖着的右手。
“可爱”的许进自曝,他曾经问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给抗战老兵授勋的事情,他的提案到底有没有起到作用。得到的答复是,“提案直接推动了这件事的加快实施。”
许进对这样的答复,十分满意。
“作为政协委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许进笑得像个孩子,他告诉自己一定不负政协委员的使命,带着前辈们所倡导的和反对的,不让人民失语,不让民主空转。
每一件提案都对得起自己
加入九三学社后,有一次许进遇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韩主席问,许进你现在在干什么?许进答,2/3时间在政协和“九三”,1/3时间忙于本职工作。
“那家庭呢?”面对记者的询问,许进只能呵呵笑着,不作声。
“尽管忙,但我其实并不是一个高产的政协委员,也跟所谓的‘提案大户’不沾边。”许进没有讲原因,转而讲起他父亲做政协委员时的一件事。
1978年,同是全国政协委员的父亲许中明撰写提案,建议用20世纪70年代新技术———卫星电视广播实现电视广播的全国覆盖。这样一颗广播卫星就能覆盖我国全部国土,使边远农村、林场、工矿、企业和部队都可以看到彩色电视节目,白天时间用来播放电视教学课程,晚上播放电视节目。
没想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小平在这个提案上做了亲笔批示,为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许进心中,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一份提案要达到父亲的提案那样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好提案,才能称得上在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能。“政协委员不能随便说说和随便写写。每个人的学问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提问题就要把自己熟悉有优势、研究透彻的内容,掷地有声地讲清楚,追到底就行了。”许进一再表示,好提案不在于数量多少,如果是讲真话、办实事的提案,就算一年仅此一件,也比废话连篇的提案有意义。
有祖辈先贤在前,许进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轻慢。
许进本身是城市管理和建筑设计出身,他对城市的发展直至困顿有着多年悉心研究。不了解不熟悉的事情,许进向来不做,同样,一旦发现某些问题,他从来都会仗义执言。
那一年,许进应邀参加一个地方政府主办的发展论坛。当时GDP已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指标,社会综合发展的议题几乎都被招商引资所覆盖,事事必提招商引资。当许进抵达后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参政党的代表,要谈的竟然也是招商引资时,许进像当年他祖父一样“跳”了起来。许进对当地领导说:“我是来探讨城市发展思路的,我准备写一篇‘民主党派不是招商局’,你们敢用吗?”领导说:“你敢写我们就敢用。”
意犹未尽的许进,以此为契机,再加上自己多年的地方调研经验为背景,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将地方GDP按照来源分解为环保、不环保和污染三类,但凡不环保和污染类GDP,建议在总数值中予以扣除。
多年来,城市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许进都看在眼里,“呼吁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成了他近年来一直扭住不放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建筑标准,要求楼间距实现每栋楼有最少6小时光照,我们的户型面积也是越来越大。”这些都是不集约利用资源的表现,建筑越摊大饼,出行距离加大势必造成低效率、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从根本上说,是城市规划问题。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今天,应该总结以往的教训,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许进认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应该提醒政府相关部门,引起他们的重视。
2015年3月全国政协大会期间,许进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题,建议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反思城市粗放式发展的教训,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发展紧凑型城市,将提升质量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再回溯到2013年,同样是关于建筑领域,许进提出将我国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从目前的50年提高到70年,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践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特别提到这两份提案,因为这两份提案所提出的建议已被写入2015年12月公布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决议中。
用许进的话说,他的每一份提案都敢说,是付出了十分的心血和智慧,对得起自己。
为环境污染发声、为城市发展建言、为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做指导、为九三社史做讲解……
与许进的无私分享相比,记者不得不表达内心的遗憾。如果不能描绘出许家的“群像”,就刻画不出许进的“独像”。从某种意义,他们已经深刻地融为一体,摘不出来。然而采访所及之处,大概仅能刻画十之一二,不胜惶恐。
正在山东德州出差的许进,发来一封邮件。
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把前辈的选择和走过的道路,让更多的人知道,能影响到更多的人。至于我个人而言,可写的内容不多,只是引导出这个话题的配角,不必考虑我的感受而受到限制。
这,就是许进。(记者 包松娅)
许进简介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社中央宣讲团成员,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对祖父许德珩的回忆录《百年风云许德珩》。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许进 前辈 道路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