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救命家访”是师德完美体现
两位老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直奔学生家门,本身就说明两位老师十分熟悉每个学生住址和家庭成员及生活状况,这也与该校和老师平日里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意识密不可分。
“要是没有老师紧急家访,我们一家都没命了。”黄仲云和家人提起前不久全家被救事件就万分感慨,一再向救命恩人朱雄军、许卫东两位老师表示感谢。(6月26日《新华社》)
两位老师救下一家四口的经过十分“偶然”,就是因为两位留守小兄妹平时学习刻苦,一向准时守纪从不迟到旷课,朱雄军、许卫东两位老师例行晨检点名时,却发现两个孩子都不在,多次向两名学生的爷爷奶奶打电话也没人接听,这一极为反常现象立刻引起两位老师的警觉,马上决定留下一人看护学生,另一位老师立刻赶到两位学生家中,这才发现一家四口因使用煤炉煮粽子全部煤气中毒,由于抢救及时,住院几天后全部转危为安。医生也感叹如果不是老师紧急家访发现和打120求助,一家四口就没命了。
看起来这是一次“碰巧”,但几处细节却无不彰显出两位老师强烈的责任意识。学生缺席,按照正常理解,回头了解情况批评教育一番也就了事,但两位老师却没有按“常理”行事,马上打电话向俩孩子监护人了解情况,在多次拨打无人接听的情况下,马上决定“紧急家访”。一般来说,学生迟到或缺席,家长又不接电话,老师可能会认为不方便而已。但两位老师却没有就此打住,一定要立刻寻个究竟。
正常情况下,一个班里四五十名学生,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老师,要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详细家庭住址并非易事,尽管很多学校都有对老师家访的规定,但能够坚持经常对学生家访和清楚了解每位学生详细家庭住址的老师绝不多见。两位老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直奔学生家门,这本身就说明两位老师十分熟悉每个学生住址和家庭成员及生活状况,这也与该校和老师平日里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意识密不可分,没有平日里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特殊的关心是不可能如此敏感的。
从两位救人老师身上我们收获的不只是感动,更应是对千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一种动力提升,“偶然”的一份细心奉献,对于他们的家庭可能都会带来生命的呵护,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份关爱付出,对于留守孩子或就是一扇安全屏障,老师一份特殊的爱心释放,或就可以让留守学生的人生航船驶向更远。(朱永华)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救命家访 师德 老师救人


2017,那些人,那些事
莫斯科发生枪击事件
安哥拉首枚卫星由俄罗斯发射升空
以色列民众用乐高积木砌高塔 欲打破世界纪录
马耳他遭强风袭击 飞机都被吹跑
空降兵某旅组织千余新兵首次夜间跳伞
中国军队2017:打造实战化训练“升级版”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