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家庭育儿爸爸很少干 94%受访者身边有"影子爸爸"

2016年11月15日 10:46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在首都一家媒体工作的李宁,家里有一个8岁的女儿,她们家的育儿模式,也是孩子的事情基本由她承包。

一次周末临时加班,李宁让先生看着8岁的女儿在家做作业并练一下钢琴。先生满口答应。加完班一踏进家门,她发现先生坐在电脑边玩游戏,女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女儿看到她回来,嗖地一下钻到屋里练钢琴去了,不用说,作业也没有完成。李宁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把两个人都狠狠地说了一顿。“根本指望不上,你要让他管一点事儿,一定要对后果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李宁在一个妈妈群里说起孩子爸爸的“事迹”,立刻引发一片共鸣:

“孩子周六都上了两年英语课了,爸爸都搞不清,还经常在周六安排活动,也是醉了。”

“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说父爱如山,就是像山一样杵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们家情况跟你们家一样一样的。”

“我们家贝贝都上幼儿园大班了,爸爸一共就接过3次!”

“对爸爸来说,孩子就像宠物,偶尔玩一下,逗个乐子。交给他,你就等着收拾烂摊子吧!”……

是否具备责任心和远见,决定了男性成为父亲之后是否称职

为何“影子爸爸”如此多?调查发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和部分父亲心存依赖思想,责任感薄弱,被认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分别有58.4%和58.1%的获选率。此外,还有52.9%的受访者认为是受男人天生不会带孩子观念的影响,23.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当下的母亲太强大,父亲才会乐得清闲。

“我觉得我老公就是被公公婆婆给惯的。只要他们在我们家,我老公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还像个孩子,怎么指望他有责任感,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说起先生在育儿上的不作为,王非认为,父母的娇生惯养让丈夫没有培养起对家庭的照顾意识。

李宁则倾向于认为,这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李宁先生的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长期不在家,一直到他十几岁时,一家人才团聚。李宁认为,先生没有从父亲那里习得如何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这样的缺失会在自己的家庭成立之后表现出来。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看来,“影子爸爸”的流行背后有很多原因。一是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二是现代女性全面崛起,从收入到学历,完全不亚于男性,甚至比男性还要强大,再加上怀胎十月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使得母亲在孩子的养育上会显现出天然的优势。

长期关注父教问题的孙云晓强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观原因,就是父亲的责任心和远见不足。

孙云晓解释,父亲深知教育孩子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游戏,很多东西都要不断地学习,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不少爸爸本能地选择了回避、撤退、转移,放弃了责任。同样,很多父亲缺乏远见,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教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意识,以为自己只要负责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完全没有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父教的缺失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是否具备责任心和远见,是男性成为父亲之后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分野。”孙云晓强调。

对于很多父亲将无法顾及孩子归因为工作太忙经常出差,孙云晓认为,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0 4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