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家庭育儿爸爸很少干 94%受访者身边有"影子爸爸"

2016年11月15日 10:46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王非对孙云晓的观点非常认同。她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正面典型。她闺蜜的先生,在一家央企总部工作,非常繁忙,工作日加班到晚上九十点、周末全天加班都是常事。可只要一有时间,闺蜜的先生就会陪8岁的儿子打篮球、下围棋,还会亲自下厨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关键是愿不愿意,只要愿意,怎么都能抽出时间精力。好多父亲并不是忙得没时间,只是自己没有长大,不想承担责任”。

在孙云晓看来,关不关心孩子,并不在于你是不是天天陪着孩子,陪伴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他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在青岛讲课的时候,孙云晓遇到一位女经理,女经理告诉他,自己的父亲在青海工作几十年,与她相距几千里之遥,但她觉得父亲是最了解她、最爱她、最关心她的人。从她上小学起,爸爸就鼓励她给自己写信,收到信后会帮她改掉错别字和病句,再在信的背面给她回信。从小到大,父亲一共给她写过2000多封信。现在,她一直保存着这些信,她和父亲的心,也因为这些信一直贴得很近。

“这说明,不管你有多忙,不管你在天涯海角,只要心里想着孩子,尽力跟孩子沟通交流,哪怕你陪伴的时间少,孩子依然能够感受到你的爱,你就是个好父亲。”孙云晓说。

77. 2%受访者认为让父亲从育儿中获得成就感能让父教回归

父爱的缺失,孩子会最敏锐地感受到。北京的王先生在街道工作,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平时儿子缠着他时,他总告诉儿子自己的工作非常琐碎繁杂,没时间。结果有一天,他刚一进门,儿子就特兴奋地跟他说:“爸爸,咱们物业在招聘,你到那里去吧,离家近还能经常陪我!”为了让爸爸多陪陪自己,儿子竟然开始操心给他换工作,这让王先生哭笑不得。

如何才能让缺失的父教重新回归家庭?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多鼓励父亲,让他们从育儿中获得成就感,有77.2%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勇于放手,给父亲创造亲子机会也是不错的思路,获得57.9%受访者的认同。

从事金融工作的林峰家有一个7岁的女儿,平时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过问女儿的事情。有一次,妻子因为女儿不好好练琴大声呵斥了女儿,他忍不住当着女儿的面批评妻子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没想到女儿一面哭着,一面大声冲他嚷嚷:“你管什么闲事儿啊!”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0 4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