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进入今天的记者调查之前,我们要做一个深呼吸。对于冬天的北方,这个动作挺奢侈的。雾霾来了,我们能做什么呢?除了带上3m口罩,或者干脆不出门,好像我们能做的并不多。进入秋季以来,京津冀地区就陆续进入到了污染季,单是10月份,北京就三次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11月初,环保部又表示今年冬天的雾霾频率可能偏高。“没风就有霾,隔三差五就来一回”,这似乎成了人们的共识。其实,对于空气污染,相关部门一直在治理,可是为何一进入冬季,雾霾就来临呢?究竟从哪来的呢?治霾路上艰难多,我们又该怎么突围呢?
今冬雾霾如何走势?
今年11月初,环保部在回应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中就提到,今冬雾霾频率可能偏高。事实上,人们的感受很明显:一旦静稳天气,雾霾会就立即乘虚而入,没风就有霾,而且隔三差五就来一回。那么,究竟怎么看今年的空气污染状况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柴发合:实际上我们每一次现在污染的程度,还是减轻了,不像2013年冬季的时候,每一次污染的持续时间,我们现在看基本上还是都维持在2到3天之内,就是像比如说2014年1月、2月份那样的一次7到8天这种。但今年的话呢,确实是已经有几次污染,我们在采暖季没有开始之前遇到的。
编辑: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