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记者调查:霾从何处来?治霾路上的艰难如何突围?

2016年11月16日 10:28 | 来源: 央视
分享到: 

追溯元凶 让污染企业无处可逃

虽然锁定污染来源很难,不过经过多名权威科学家努力,已经有技术可以排查到污染来源的区域甚至企业。以今年10月1号到7号国庆长假以影响北京五环内的污染来源为例,我们可以来看一份由解放军防化学员科研人员制作的一组空气质量高分辨率图:

这只是一份污染源来源的分布图,颜色深浅并不代表污染浓度,而是代表污染来源的地区。例如10月1号很明显,因影响北京五环空气质量的污染来源主要就是从南部河北地区输送来的,而4号则是从北部方向输送来的,7号则是从东部天津、河北廊坊一带输送过来。

解放军防化学院教授 黄顺祥:染源在这个地方对北京市五环内的污染占了多大的贡献度,贡献了多少?然后这个这个网格之内,它跟经纬度是直接对应的,然后里边有多少源?我这个天安门是不是在国庆期间,或者国庆之后,这几天都发生重污染了,当时是谁导致它的污染呢?是哪些源在哪里?

军方核生化技术参与治霾

解放军防化学院强项是研究核生化物质在空气中传播、扩散、沉降、转换的过程。在军民容和的大背景下,黄顺祥的团队在北大、清华、环科院等单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防化技术融入雾霾治理研究。在黄教授看来最小范围能锁定在一公里范围内,很容易就找到污染企业了,并能提出精确的减排数据。这套名为呐思的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追溯污染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副院长 刘峰:我们能知道每个源对这个浓度有多少贡献,用一般正向的预测方法做不到。它是混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对这个污染源的过程物理化学这个过程进行了追溯进行解析,解析完分析完之后,把这个贡献分配到每一个源,每个源一个一个算出来。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0 4 0 5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