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聚焦毕业生“慢就业”:先锻炼能力还是先丰富阅历?

观点——
就业“快”与“慢”的争议:先锻炼能力还是丰富阅历?
如今,“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有专家分析,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近些年“慢就业”现象反映了许多人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多地考虑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不过,在家“啃老”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那么,“慢就业”到底好不好?此前,针对这一现象,社会争议不断。有反对者批评,提倡“慢就业”是在为那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教育部本月初发布数据,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比2016年又多出30万。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递简历的动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错失良机,再提倡“慢就业”,岂不是把人往坑里带?
但有支持者认为,“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
“我反对‘慢就业’这一说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大学生应该要“快就业”,有些90后比较懒散、纪律性差,早点进入职场,才会尽快了解自己的所学及所需。
曾湘泉指出,中国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因此,毕业生无论选择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通过进入职场,更能从中了解相关的要求及知识,并锻炼能力。
郭盛则认为,其实,“慢就业”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大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实际上缺少了实习环节,缺少能真正打开自己眼界的游学经历,包括去外国及其他地方学习的经历等。因此,有些选择“慢就业”的学生是想用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来增长自己的社会阅历,增长自己的知识经历,这其实是好事情。
郭盛也指出,“当然也有不好的现象,诸如毕业生‘啃老’或者一些人因没有经济负担而不愿意做更多的努力。但是,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学生还是非常希望就业,还是希望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的,只不过,他们可能想在就业前尽可能多了解、见识这个世界。
编辑:梁霄
关键词:慢就业 毕业生 大学生 选择


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系外天体 形状细长酷似雪茄
姆南加古瓦返回津巴布韦 承诺致力于发展经济
梅西感恩节准备进行中
“光·影·香港夜”活动将在港举行
埃及工程师研制潜水机器人 可在水下拾取物体
九寨沟迎来入冬第一场雪 晶莹剔透美如仙境
姆南加古瓦被推选为津巴布韦总统
709克拉钻石原石将再拍卖 比鸡蛋还大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