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商业机构公号以献花放生名义“敛财” 监管存空白
虚拟“佛堂”中售卖鲜花、香烛等供品,价格从0.1元到10元不等。付款后,公号宣称善款将用于“寺院建设和系统研发及维护”。
公号的放生功能里,放生的动物种类不同,各自对应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图/微信公众号截图
12月19日,微信团队通过其官方账号,发布了《关于规范微信公众平台内“宗教性捐献”活动的公告》,公告中确认,非宗教团体或未经宗教事务部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的公众号,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任何“宗教性捐献”活动。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一些商业机构通过运营公号,以献花、上供、放生等名义收取费用,其资金流向或进入公司账户,如何使用成谜。而关于这类行为的监管,目前尚存空白。对此,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商业机构运营宗教性质公号,并直接收取费用涉嫌欺诈。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公号 宗教 微信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