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开发商推盘现“两极化” 北京楼市进入思考期
一面是着急推盘,一面则是按兵不动。新一年的起始,北京楼市陷入了推与不推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开发商对于政策从严背景下的市场理解不同,以及手中产品的定位不同,这使得2017年的北京楼市自一开始便陷入了思考期。
新房市场成交创新高
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截至12月26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和自住房)共实现成交113179套,成交面积1146.6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加50%、38%,同时这一成交量也创造了近4年的新高。
除此之外,如果刨除商办类产品,就纯住宅市场来说,在成交的近5万套住宅中,北京市1000万元以上新建商品房成交占比达到43.83%。事实上,对于2017年来说,高端化的背景也将促使北京新建商品房的成交量的进一步下降。据统计,仅北京预计进入10万+的项目将不下50个,随着高端房源的占比继续上升,这就意味着北京千万级以上的项目将成为主流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的开发商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12月29日,位于顺义的旭辉·26街区宣布获得预售许可证,项目之所以快马加鞭在年底还要取证的原因无外乎来自于销售业绩的压力以及对于楼市后续市场的不确定性。
“未来的北京市市域内部想获得规模的发展难度很大。”旭辉北京事业部总经理孔鹏说道,“2017年‘天气’比较冷,加之旭辉北京公司明年的货值不会太多,预计全年的销售额可能在40—50亿左右。”在孔鹏所说的话中,不难理解 “天气”便是指市场的走势。
而在这样的市场走势下,包括天恒、西山湖、翡翠公园等在内的房企都在尽可能地获取预售许可证。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北京 楼市 开发商 思考期 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