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母亲未抚养两女要求赡养胜诉 网友质疑是否公平
法律与情感的冲突
然而,法院可以通过判决让成年子女向年迈的父母支付赡养费,给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但双方情感上已经产生的隔阂,却依然存在。
据报道,北京市房山区的小李在2016年7月收到父亲的起诉书时,毫不掩饰地流露了自己的情感。小李说,看到父亲要求其履行赡养义务、每月支付赡养费800元及逢年过节加以探望的诉求时,一开始,他觉得可笑,后来十分气愤。“为什么?你三十多年来,没任何联系,即使有联系,也没联系过我,你告我?你凭什么告我?你说有血缘关系,你对我根本没尽义务,你现在反过来要我尽义务?虽然我不是学法律的,但是于情于理,我觉得不合适吧?”面对父亲的诉求,小李提出自己的质疑,他还向法院表示,钱债能还,但情债却没法还。父亲当初不顾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抛下自己和母亲,希望法院不要为这种自私自利的人说话。
不仅案件当事人,一些网友,也和当事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就在慈溪市法院对范女士赡养纠纷一案作出判决,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
有网友表示,抚养子女也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你不养我,我当时年幼无知,没有起诉你的思想,如今你老了,我却因为法律不得不养你。”言语中透露出自己对法律的无奈。还有网友表示,权利和义务是并存的,没有尽过义务,就不应该享有权利。一些网友还诘问,对于那些自幼就遗弃孩子、虐待甚至性侵孩子的父母,难道也应该赡养吗?
对法院判决,也有网友持赞赏态度,“从情感上而言,对于这种未尽抚养义务的父母,我是极不愿意赡养的,但本着生下来就是大恩惠,而现实也不允许不闻不问,折中以后,可以接受法院判决的每月低额给予。”
记者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
“凭什么啊?”这是小月听到这个问题后的第一反应。小月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她比一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更为渴望家庭的温暖,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她也更加确信付出与收获应该成正比。
豆豆曾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有着六年的法律学习经历,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她显得很慎重,她告诉记者,“从情感出发,我认为没有赡养义务。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而言,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尽抚养义务不能与应尽赡养义务相互抵销。”
董宇从事IT工作,在被问及这一问题时,他的答案并没那么肯定,他说:“看啥原因吧,不太过分的话应该会赡养。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啊!”
编辑:梁霄
关键词:母亲 抚养 赡养 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