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医事服务费分级定价可分流患者 体现医务人员价值
3 医疗价格调整看病会变贵吗
患者总体费用负担没有增加,但个体会有差异
此次价格改革对公众费用负担影响多大?根据测算,通过“一升两降”的结构调整,全市医疗费用总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总体费用负担没有增加。但就患者个体而言,因每位患者在就诊疾病、治疗方案、治疗周期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会有不同影响。比如,对于一次诊疗过程以药物治疗为主,或较多涉及CT、核磁检查的患者,其就医费用一般会有所下降;若诊疗过程中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则患者诊疗费用会有一定增加。
根据测算,门诊患者医疗费用总体有所下降,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略有上涨。卫生部门对405个病种的静态测算显示,改革后,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平均降幅为5.11%,住院患者例均费用平均涨幅为2.53%。
就常见病、慢性病患者费用变化方面,门诊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肺炎、胃炎等),改革后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从602.44元,下降到560.30元,降低42.14元,平均降幅7%,高于门诊患者次均费用降幅;住院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如老年性白内障、心绞痛、脑梗死、类风湿等),改革后住院例均医疗费用由24296.24元上涨到24432.98元,增幅0.56%,低于住院患者例均费用涨幅。
市发改委表示,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等措施,腾移空间,用于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同时配套医保、医疗救助以及综合监管等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医院可持续、医保可承受、患者费用负担水平总体不增加。
4 新增项目内涵对患者有何用
方便患者了解医疗服务应包含的流程和内容
在此次价格项目规范调整方案中,首次对每一个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增加了“项目内涵”。即对每一项的操作过程和提供的技术服务进行了清晰、详细的描述,使医疗服务变得通俗、透明,方便患者了解自己所接受的医疗服务应该包含的流程和内容。
例如特级护理项目,规范后项目内涵明确了适用于特级护理的对象,是病情危重、重症监护、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其他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
同时该项目内涵还明确了护理内容,即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的改变,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措施,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完成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书写特护记录。
此外,还明确了特级护理含术前备皮,这样,术前备皮就不能在项目外另行收费了。
市发改委表示,“项目内涵”中所列内容为项目价格已包含的内容,不得再单独收费。使用“不含”表达的内容为项目价格中未包含的内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单独收费。例如“普通医师出诊费”中“不含相关检验与医技检查”,则出诊医师对患者提供相关检验、医技检查等服务时,可按照相关规定单独向患者收取检验和医技检查费用。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医事服务费 患者 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