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医事服务费分级定价可分流患者 体现医务人员价值

2017年03月23日 16:40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5 取消药品加成开药有变化吗

医生用药行为更趋合理,有助于消除大处方问题

医药分开改革后,北京市所有公立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机构靠药品加成获得收入的状况将改变。

为何要取消药品加成?有专家表示,取消药品加成,可以更多地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大政府的投入,有助于消除可能存在的大处方问题,也能逐步改变医疗机构靠药品加成来获得经济收入的行为。

2012年起,北京市属的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和积水潭医院等5家三级医院试点取消药品加成,北京市卫计委提供的对5家试点医院长达4年的跟踪评估显示,医生用药行为更趋合理,药占比下降,患者就诊(门诊/住院)药费负担,呈现较为明显的环比下降趋势。

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药品加成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的是弥补公立医院收入不足,维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迄今为止,医院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财政补贴、医疗服务收费与药品加成。药品加成取消后,医院的收入来源由“三个渠道”缩减为“两个渠道”。

医院的运营需要巨大成本,减少了药品加成收入后,医院如何维持收支平衡?高小俊告诉记者,此次医改中,北京公立医院将设立医事服务费,患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就诊,将支付不同的医事服务费。根据测算,医疗机构总体收入能够平移,再加上调整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医疗机构运行可以平稳可控。

6 短缺药品供应平台如何保障

建立15个监测站点;不设最低参考价

参与医改的医疗机构在市级采购平台统一采购药品后,短缺药品供应如何保障?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采购过程中,针对临床救治必须且不可替代的低价短缺药品,实行直接挂网采购,只对其药品上市合法性的材料予以审核公示,不再对其价格设置全国最低参考价,且供应价格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随时调整,缓解供应紧张的问题。

如临床由于价格太低造成缺货的维生素B12注射液,虽然从0.21元/支涨到1.3元/支,仍属于低价药品范围,“对此类产品,我们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供货,避免低价药退市风险的同时,也将协同价格部门对涨价药品开展进一步跟踪调查”。

在日常药品采购中,对于临床必需但市场短缺的药品,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建立了15个短缺药品监测站点,实时收集药品短缺情况。

市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一方面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另一方面协调北京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排产以满足临床需求,如前期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就通过紧急排产予以解决。如断供药品涉及北京生产企业,将采取鼓励企业恢复生产等措施保障供应。

针对市场长期短缺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是采取措施,鼓励北京企业进行品种仿制,二是探索与外地在产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保障供应。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医事服务费 患者 医务人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