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很多老人一生没走出过大山 “当代愚公”凿山寻路40年
风终于穿山而过吹了出去
刘振先说,有了公社里的支持,三流水人不再孤独,进度也快了,一个冬天就打了200多米。可越打越深,危险也就跟着来了,塌方时有发生,但没有发生一次人员伤亡事故。
“可是炸药在洞内爆炸后散烟是个大问题,没有通风设备,又只有一个进口,散烟要很长时间。”刘振先说,为了赶工期,大家哪里等得下去,很多时候烟还没有散尽,人就钻进去劳动了,结果有不少人都被熏到了,可缓过来之后就接着还去干。刘振先现在想来也会觉得有些诧异,那个年代的人还真是无所畏惧呢!
刘振先说,当时专家给设计的隧道应该是4米高4米宽,可越打越难,就越打越小,后来只能过一个人。1980年6月的一天,三流水村民自东向西,在大山肚子里已经钻出400多米。“快中午时,我听到对面有风钻的声音,就说,别用炸药了。”刘振先说,“大家就用镐头和钎子干,对面的声音越来越清楚,叮叮当当的锤子声就像在耳边,大家都紧张起来:快要通了!”
不记得是谁砸了最后一镐了,哗啦,一个口子就开了,山风呼啦一声就钻了出去,通了!大山终于被凿通了!憋了千年的山风不管不顾地从大山腰间呼啸着冲过,急切地去看外面的世界。虽然刚开始隧道只有容一人通过的洞口,但社员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要过到山那边去看一看。
地里干活的,家里做饭的,坡上玩耍的,男女老少,都奔跑着向这个洞口拥来……整整4年,横亘在三流水村前这座近千米的高峰,硬是被村民从腰间掏出了一线通路。
相关链接
多项工程打造三流水
据霞云岭乡宣传部长孙佳炜介绍,近年,农委等部门支持三流水村的建设农业项目,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在农业生态园建设方面,新修田间路590米;新修石挡墙590米;新修护栏590米;整修地堰720米;种植苣荬菜46亩,每平方米播种3克;种植苦麦菜38亩。
利用2016年房山区休闲农业项目,在三流水村新修200立方米蓄水池1座;新修50立方米蓄水池2座;种植红肖梨50亩;铺设引水管线758米;新修1.4米宽田间路286米;新修地堰2988米。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2016年房山区登山步道项目,霞云岭三水穿越步道。在这个项目里,新修了1.4米宽登山步道,新建登山步道配套设施,购买并安装标牌系统。
此外,2012年京津风沙源小流域治理工程中,进行了梯田整修,栽植了经济林。2013年的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进行了村庄绿化、改厕、整修地堰。2014年荒山造林100亩,2016年荒山造林500亩,2017年预计再造林100亩。记者 王歧丰/文 李木易/摄
编辑:梁霄
关键词:老人 当代 愚公 凿山 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