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共享单车火了 城市骑行系统匹配等问题浮出水面
车与路矛盾突出
然而,共享单车的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并非只有便利,也让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其中,城市骑行系统的落后与单车数量的激增之间形成了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在0筑设计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导师王卓尔看来,长期以来,国内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都忽视了自行车的存在和重要性,种种不匹配在共享单车的爆发面前变得尤为突出,“在上海这样快速发展的大都市,骑行系统作为一个被忽视的系统,本身就很脆弱。共享单车的非自然增长给城市骑行系统带来的负担显而易见”。
荷兰阿姆斯特丹被认为是“世界上对自行车最友好的城市”,城市中一半的交通出行量由自行车承担,发达的骑行系统让骑车在阿姆斯特丹十分顺畅,甚至有“穿越阿姆斯特丹,骑车半小时,开车一小时”的说法。曾在阿姆斯特丹生活现在回到上海工作的王卓尔,深刻感受到两座城市在骑行系统上的巨大差距,而机动车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是她感受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在北京,这样的现象同样突出,也困扰着很多骑行者。孙玮住在北京景泰路旁边的一个小区,经常沿着景泰路步行去菜市场买菜。有一段时间,她也曾骑着共享单车去菜市场,但是试了几天,复杂的路况又让她回到了步行。
机动车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只是国内城市骑行系统的众多问题之一。为了准确体现上海骑行系统有何缺陷,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舰学院建筑系四年级“先锋建筑师设计工作室”的支持下,王卓尔带着17名上海交大的学生调研了上海的骑行系统。他们制作了一份道路系统评级表,包含自行车道可容纳自行车数量、路边对骑行的干扰程度、红绿灯数量密度、自行车道旁是几车道、路面平坦程度、路边绿化程度、有无自行车道标识、占道现象程度、机非隔离程度等9项指标,以3分、2分、1分和0分分别代表各项指标的4个评级程度。团队成员选择了上海主城区的46条城市主干道、75条城市次干道和29条城市支路,结果显示,大部分道路得分在20分以下,许多道路的得分甚至不到5分。
一方面是脆弱的城市骑行系统,一方面是共享单车和骑行用户数量的猛增,这不但让本已无序的自行车系统负重不堪,也让这种压力外溢,许多骑行者在机动车道骑行或者停靠自行车,造成了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共享单车 城市 骑行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