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北京“家庭式”养老:智残子女和父母可共同入住

2017年05月15日 16:45 | 作者:叶晓彦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入住

“代理儿女”可为老人提供担保

由于这些特殊家庭老人的子女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老人们会面临入住养老机构及就医手术时没有担保人签字等现实难题。北京英硕扶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赵越凡表示,市民政局已于2015年指定基金会成为特殊家庭老年人的“代理儿女”,为包括“两老一残”家庭在内的老人提供入住养老机构的担保服务、代为办理住院登记、手术签字等相关事项,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心理咨询、情感关怀服务等。

而对于残疾子女的照护,养老院将聘请专业机构的特教老师。每个小院居住3至4个残疾子女,至少配备一名特教老师,照顾起居,带着他们参与手工、种植等社会实践。而养老院的多功能厅等场所也可以成为残疾子女和家长的集体活动空间。

期望

政府能出台入住补贴政策

据残联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共有持证心智残疾人9.9万人,其中30岁以上的就有8.7万人,也就是说,他们当中有大部分人的父母已经迈入老年。由于长年要照顾子女、看病就医,绝大多数“两老一残”家庭都处于经济压力较大的困难当中。一位养老专家告诉记者,虽然政府在不断出台例如“代理儿女”等有利于特殊家庭老人的政策,但面对养老机构不菲的养老费用,往往老人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依然会望而却步,因此希望政府部门能对这些群体出台一些养老补贴政策,缓解这些困难老年群体的养老难题。本报记者 叶晓彦 文并摄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北京 智残 子女 父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