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高考改变乡村:大学生村官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7年06月05日 16:53 | 作者:李松林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未来

发展休闲观光,要让村民摘掉贫困帽

2016年7月,距离迟得双的山野菜公司成立不足半年,他的三年大学生村官合同期结束。一心想要做些有意义事情的他,毫不犹豫选择了续聘“再干三年”。在做好村官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开发农家院项目,成了他的另一个计划。这一次,他把项目地址选在了小观头村,工程已在4月初开工建设。之所以选择小观头村,迟得双说,一方面是因为小观头村村域面积相对较小,容易着手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小观头村是全乡的一个贫困村,开发程度较低,“我想要在这里和村民一起干出点成绩。”

与山野菜公司不同,开发农家院项目,工程量更为庞大,精力和资金投入也更多。为了支持迟得双创业,前不久,妈妈和弟弟从黑龙江专门来到北京。妈妈平时负责做饭,弟弟则负责给迟得双开车,打下手,处理各种繁杂事务。

按照农家院项目的开发计划,迟得双要在小观头村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他租下了20亩地做项目核心区,今后将给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吃饭住宿休息,木质的房屋框架已经基本建好。同时,他还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和村民一起将村里的150亩剩余土地用来种植油葵,开发一个油葵主题景区和开心农场。

这个景区主要由当地政府出面倡导支持,迟得双“兜底”提供景区和农场的种子、负责作物成熟的收购,并给予村民技术指导。如果项目顺利,今年8月份项目竣工以后,村民就能和迟得双一起实现分红。

此外,迟得双还租下一片山场,准备对山场和里面的“炮楼”开发利用,并将山里闲置的几十套村民房屋开发成民宿。目前,民宿改造还在寻找投资。

随着计划的不断推进,山野菜公司和农家院整体项目已经投入100多万元成本。这些钱大多是迟得双从自己家里、朋友师长和在外融资借来的。两个项目至少造福了六七十户村民。在迟得双看来,这可以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带动村民增收,是一件“很光彩、有成就感的事”。他的愿望是,和当地村民、干部一起,把小观头村打造成延庆民俗旅游的名村、明星村。

“现在的基层农村比较缺乏活力。农村需要年轻人,我们年轻人就应该行动起来,做点有意义的事。”迟得双说,自己做的这一切,既是因为个人的兴趣和志向,也是想要帮助当地村民早日摘掉贫困帽,“小观头村不富,我就不走!”“虽然我一个人力量太小了,有时候甚至有些孤掌难鸣的感觉,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真心想要农村变得更好。”

对于三年村官续聘期满之后的打算,迟得双坦言自己并没有考虑那么远。“我只想三年内把这些事情先做好,做出点成绩来……”

本报记者 李松林 J257

四十年高考大事记

1994年

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外,理科不再考政治。

1996年

“自费生”和“公费生”试行并轨招生,“免费上大学”时代结束。

1997年

普通高校招生全面并轨。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高考 改变 乡村 大学生村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