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航天教育的奠基人陈士橹:航空报国毕生不移
七十余载,培桃育李护航天
2016年3月15日,陈士橹已经卧床不起了,但他还有两个未了的心愿。一个是要把全部积蓄捐给学校,一个是惦念着最后一名博士生曾志峰的毕业答辩。
“阿爹,捐款我已经交给学校,您可以放心了。”67岁的女儿陈清怡伏在病榻上,一字一句地告诉老人。
“好,好!”老人放心了。
“父亲说,我现在不能带学生,不能搞科研,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积蓄捐献出来。虽然钱不多,也算是我对航空航天事业最后一点贡献吧。”陈清怡说。
陈士橹家里“服役”最长的一个柜子超过60年,用于出席活动的一身西服穿了30多年。但他对学生的惦念却从第一个坚持到了最后一个。
我国第一位飞行力学博士袁建平是陈士橹的第一批博士生。陈士橹不仅“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还为他选定弹性飞行器飞行力学的课题方向。“这是当时飞行力学领域最前沿的课题,直到现在国家还在以重点项目支持。”袁建平说,“导师在1982年就为我选定了这个课题,非常有前瞻性。”
4月19日,陈士橹最后一名博士生曾志峰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由于身体原因,陈士橹不能到场。“先生专门托陈清怡老师表达歉意。之前先生培养的所有博士生的答辩,他都要亲自到场。”说到这里,曾志峰的眼圈红了。
陈士橹常说:“每个学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星,如果能让自己出彩一点,整个星空就会更加灿烂。”
从1981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陈士橹先生培养了我国第一、二位飞行力学博士。执教70年来,他先后培养了50余位硕士和博士,学生中涌现出一批国家973、863专家,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成为我国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栋梁。(作者 张丹华)
编辑:梁霄
关键词:陈士橹 航天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