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他用29年奋斗 让数亿人看到改变生活的新曙光

2017年06月19日 11:55 | 作者:毕亚军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代价是,放弃仕途和铁饭碗,回到祖祖辈辈都想逃离的沙漠腹地。

上任的第一天,沙漠就给王文彪来了个“下马威”。

载他去的吉普车,在离厂区不到100米的地方,抛锚在了沙堆里,迎接的人全都跑来帮忙才把车推到办公区,而他自己则是脱掉鞋子、外衣,抖了半天沙子之后才走进厂长办公室,然后坐到已被沙土覆盖的办公桌前面。

盐场的经营情况就更让他揪心。18平方公里的盐湖已被黄沙覆盖,生产设备被埋了将近一半,更麻烦的是,每年亏损500万元,已处于破产边缘。

导致这一切的关键正是沙漠对盐场的不断吞噬,如果继续只管盐场生产,不防沙治沙的老路,这当地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就要成为沙漠的一部分了。

为了盐场职工的生计,王文彪决定治沙,挡住沙漠的“侵略”,保住盐场资源和生产。治沙需要钱,盐场没钱,他就想了个办法:每卖一吨盐,提出5元钱治沙。

这遭到不少人的反对,理由有两点:第一,盐场本身已亏损,还要再拿钱治沙,会让经营更加困难。第二,就算拿出这笔钱也治不了沙,不过是把钱丢进沙里。

王文彪顶住压力,坚定地推行了计划。他认准了:不治沙肯定是死,治沙或许还有希望。

为了这个“还有希望”,也为了盐场几百人有饭吃,他要跟沙漠拼了。

生命之绿的燎原

人们质疑王文彪治沙,并非是故意唱反调,而是治沙真的难。

王文彪很快尝到了苦头,但他没打退堂鼓,没向困难低头,而是不断想办法。他也没有退堂鼓可打,把盐场搞活已是他给自己唯一的路。

这是他自己找的路。就像有些人的嘲笑:自寻绝路。但他想的,不是寻绝路,而是要绝地求生。

求生从让沙漠重新拥有生命开始,让沙漠重新拥有生命则从拥有生命之绿——种草、种树,开始。

编辑:梁霄

关键词:改变 生活 新曙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