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尿毒症患者9年求生路:用假发票骗保获罪 无法挣钱

2017年07月12日 17:2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杨向光觉得,得病又没钱,自信也没了,“再多雄心壮志都没用了”。村里乡亲不太想和这个家庭扯上关系,红白喜事都不怎么通知。有时和乡邻吃饭,杨向光发现很多人离他远远的,有的人误以为这病会传染,有的单纯嫌晦气。他有时想搂着村里的小孩亲昵一下,人家父母的脸一下就拉下来了。

2010年,他想开个水果摊谋生,打了二十几个好哥们儿的电话,没借到一分钱。最后他凑了2000元,只进了一点水果,种类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这次试图自救的行动最终也失败了,每天收摊,他发现本金越来越少。后来破产了才发现,周围的好多商户在秤上作假,而他没有。顾客算账的时候要抹去零头,他想都不想就答应。短短几个月时间,2000元钱就被他赔得精光。

也就在那年,他开始准备后事。其中一项就是捐献遗体。他觉得自己活不了太久,想让以后的人拿着自己的遗体做研究。可打遍了四川省内各大医院的电话,都找不到愿意接收的。

杨向光也想过自力更生。可他走路没力气,跑着躲马路上的汽车,脚也拖在地上迈不开。十几斤的东西提起来都费劲。

他想应聘保安,却根本受不了站8小时。坐趟公交车,因为透析扎满针眼的胳膊露出来,人们以为他吸毒,躲得远远的。有的老板直接说,“雇你们?随时都会死,我等着吃官司?”精神好的病友能开个摩的,他羡慕得不行。自己脑溢血、癫痫都犯过,随时头晕、瞌睡,车都开不了。

他想活下去,又认为自己“早晚死定了”。2015年的一次报销,老家的新农合工作人员终于察觉发票不对,告诉杨向光“这次先不报,需要回访医院,再通知你”。他在回成都的车上不住发抖,知道“完了”,可又压根儿没有跑的想法,因为早就被拴在了医院。没法透析,“死得更快”。

警察的电话一个多月后才响起,这段时间里,杨向光压根儿吃不下饭,看见陌生号码就哆嗦。等到警察真来了,问什么他都一五一十地说了。法庭上的他没律师,“没钱请也没必要”。他唯一一句辩护词就是“我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观的。我被逼无奈,所有弄来的钱都拿去治病了”。除此之外,检方的陈述他都点头。

被判刑后的他,除了成都和老家,不能随便外出。不过他也走不远。大多数时间,他就活在20多平方米的病房和几十米外的透析室里,每天看电视和手机。看到电视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他眼里就发酸。看到体育节目里打拳击的更难受,觉得人家有力量,自己却是“活死人”。

除了弄假发票去犯罪,为了活下去,他向村里申请认定贫困户,希望减免一大笔透析的费用。可是90多岁爷爷的离休工资和家里那栋房子成了认定的阻碍,尽管那栋房子已经变成了村里最破旧的,其他人家早都起了二层小楼。

只有这时,说话都没力气的杨向光才会急起来,一步一步拖到乡上去争,去吵。最后,贫困户还是没认定成,乡上给他办了个低保,一个月发200元钱。

成功活了9年,杨向光承认“农村医保变好了”。他甚至说,要是几年前就有这么高的报销比例,“自己可能就不用造假了”。

编辑:梁霄

关键词:尿毒症 患者 假发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