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尿毒症患者9年求生路:用假发票骗保获罪 无法挣钱
可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依旧抱怨、烦躁。他说治病很复杂,医保终究只是兜底的。各地执行起来弹性又大,老家广安对尿毒症的政策,就不如邻居南充市。杨向光觉得这差了不少钱,于是耿耿于怀,两天里嘟囔了好几次。
他幻想能有更多自由支配的钱,这样就不用只做医保范畴里最普通的透析,可以让更好的透析把自己体内的毒素排干净。他笑着回忆,“那种感觉真舒服,浑身都轻快,能多吃一碗饭”。他也想有钱换肾,或许就能恢复劳动能力。
但他更多的是怕,因为没钱只能等死。他认识一个20多岁的小病友,得病后只能靠老父亲打工维持。钱越来越少,这孩子透析的频率,从一周两次降到一周一次,又降到半个月一次,然后再也没来过。
如今,杨向光的手里也只有向病友借的两万元。这样的恐惧催促着他愈发“贪财”了。
他和一群病友都加入一个叫“善心汇”的组织,打着互助的旗号,据说投入3000元,很快就能返回3900元。很多人劝他,说这可能是传销,可他不想听,更不想信,反过来和他们介绍这个组织的好处,说得激动时不停咳嗽,因为这是自力更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自认已经把家庭搞得分崩离析,谈起来时沉默好几分钟,憋着不让眼泪流下来。老母亲在南充的小吃店帮工。在老家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小儿子不再像以前一样围在自己身边,如今格外冷漠,偶尔见面,问一句答一句,不和爸爸多说一句话。
就连离婚多年的前妻也又被拖下了水。她不忍心杨向光的样子,带着脑瘫的大儿子来到成都郊区,开了个杂货店,时不时照顾他的生活,给他补贴点钱。
可这些人也撑不下去了。网购和大超市越来越多,小杂货店连房租都赚不回来了。前妻想把大儿子送回老家让老人看,自己出去打工,再帮帮杨向光。
这次,杨向光拒绝了。他觉得把脑瘫的孩子送回农村老家,没人教,“就彻底毁了”。他也审视了自己的身体,甲状腺肿大、胃炎、视力模糊、供血不足,各个器官都在衰退,很多部位已经感染,“穷人得了富贵病,本来就是作孽。”
他终于对前妻说,“实在不行就断了我的供应,死就死吧。” (应采访对象要求,杨向光为化名)
编辑:梁霄
关键词:尿毒症 患者 假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