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余辉:给碎片化的古代艺术史作拼图
“给碎片化的古代艺术史作拼图”
1989年初夏的一天,余辉坐在中央美院的学生宿舍里发愣。再有一年就毕业了,论文还没有着落,他满心焦虑。一阵凉风袭来,一张张地吹拂起他面前《故宫博物院藏画集》的画页,到五代胡迍的《卓歇图》卷时,风停了。
看着画中古代人物歇息、乐舞的场景,余辉不由心念一动:“真是胡迍画的吗?谁说的?有根据吗?画中的人物到底是哪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哪个朝代?”余辉一查后面的题跋,最早是元代王时将此图作者定为五代胡迍,没有提出任何依据。
鉴定靠的是实证,不是个人感觉。“可否通过图中所绘少数民族的族属和该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性,来判定绘制年代、创作目的和民族心态?”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弄清楚古代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衣冠服饰、军械器用和生活场景,再与画进行比对,这样的证实工作繁复琐细。不怕麻烦的余辉通过服装、发饰、器物的比对和考证,鉴定出《卓歇图》卷等清宫旧藏的一批旧传五代胡迍、李赞华的绘画的是金代女真人,而不是旧传的契丹人。就此写就的毕业论文《金代人马画初探》得到了导师薄松年先生的鼓励,导师认为应当听听启功先生的意见,邀请老先生参加这个新秀的论文答辩会。
启功先生极痛快地答应了:“这个是正经事,我一定去。”他不但去了,还十分肯定余辉的研究方法,“鉴定这种古代绘画,就要用实证实据的研究方法。”他还给这篇论文撰写了评语并刊登在1990年第四期的《美术研究》上,着重介绍给业内同行。1996年,余辉用同样的方法揭开了旧作辽代陈及之的《便桥会盟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实为元代绘画,立即被国外学者翻译后刊载在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文集里,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引起国外同行的热议。
知遇之恩让余辉受到了感召,从此“越陷越深”,利用民族学、文献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并尝试建立一套鉴定早期绘画的基本方法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余辉在故宫前20年的研究方向。
也有学者认为:画就是画,不要太纠缠历史。余辉发现,有许多绘画创作才不过几十年,欣赏者对主题的理解就出现了较大偏差。“这个偏差就是降解,降解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误判,还会掩盖历史的真相。”屡次告捷让余辉明确了志向:“我要解开藏在古画里的历史密码!”
余辉最钟情的,是那些被反复研究过的名家名画。不少学者抱怨:常见的文物都被研究过了,封存的文物又看不到,难以研究。“天使和魔鬼都是在细节中出现的。”余辉最爱的这句谚语恰恰说明了他能突破思想惰性,不人云亦云的原因———对细节的反复“纠缠”。
古画中最为人知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从1950年被发现至今60余年间,这幅反映北宋社会的“百科全图”受到国内外学界的热烈关注,相关论文和专著400余篇。
研究《清明上河图》的8年时间里,余辉4次在清明节前后实地考察开封,力争要“返回”张择端创作的历史现场。为了弄清楚张择端少年生活过的山东诸城,他从张择端的老家启程,循着到开封的路线一路西行,实地考察沿途的民风民俗。余辉从画中数十处反映北宋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细节入手,解读卷后金元明诸家跋文,考证画家生平;考证出画中女性流行的衣冠服饰,以及党争败方的书法屏风沦为苫布、羊肉牌价、私家漕粮入汴等事件,锁定了该图绘制的时间是崇宁年间(1102-1106)中后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证出北宋后期暗伏的社会危机,画家以曲谏方式劝诫皇帝关注社会隐患。之后,余辉紧紧“咬住”《清明上河图》不放,找到了它的姊妹卷《西湖争标图》,即元代摹本《龙舟夺标图》(故宫博物院藏),使观者对张择端本人及其作品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为了将《清明上河图》与宋代开封地图进行比对,余辉模拟航空测绘的办法,手绘《清明上河图》的“鸟瞰图”。外国学者看了,还以为是中国开发的新软件。
呵呵一笑间,谁又知道,余辉不惜运用一切科学手段来突破瓶颈。“根据已知的条件,求证出未知的事实,这类似于数学里的几何学。”孤独的求索者在一些零星散乱、碎片化甚至是看似孤立的图像中,找寻着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外在形态变化的规律,余辉揶揄自己在“给碎片化的古代艺术史作拼图”。
余辉还从一个从不被人注意的细节里,揭开了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北宋摹本,故宫博物院藏)的真正画意:画中的棋局全用黑子摆出了北斗七星围着北极星的图形,这与图中李中主和三个弟弟的座位与李家“兄终弟及”的继位顺序完全一致。“实际上,这幅图是在向朝中表明他们的王位继承法。”余辉说。
在故宫即将展出北宋《千里江山图》卷之际,余辉又根据相关文献,考证出作者王希孟短暂的一生也经历了大起大落,他入画学、师从徽宗,与蔡京的利用、运作有一定关系。根据画中景物,判定他比较熟悉福建仙游、庐山及鄱阳湖、苏州、开封等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画家进一步拓展了北方全景式大山大水手卷构图的视野、完善了青绿山水画的造型程式和色彩语言,实践了北宋末“丰亨豫大”的审美观。
类似这样探案揭秘性的古画研究,余辉写就了50余篇论文,涉及上百件古代名画的内涵和外延及作者考订,如关于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卷、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等,多为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包华石比喻为“福尔摩斯式的古画探索”。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余辉 文物 绘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