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首个文保博士、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最雄辞世

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唁李最雄先生。 高展 摄
中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李最雄长眠了,他是中国第一个文物保护领域的博士,退休于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岗位。4日,其生前好友、学生、同事们在兰州华林山殡仪馆吊唁,送别这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学者。
此刻,李最雄先生被白色和粉色的鲜花簇拥着,仿佛安详睡去。庄严肃穆的挽联上书:“人世楷模载千秋,学届泰斗流百事”,两侧陈列着亲属和友人敬献的花圈。
“第一次去敦煌的时候,得知一位文雅的学者将成为我的引路人,万分高兴。”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回忆说,先生带着他们走遍敦煌石窟的每一个角落,在他一手栽培和扶持下,敦煌研究院保护团队成长壮大,如今研究团队分布在中国各地。
李最雄于7月2日在兰州逝世,享年78岁。他从事石窟壁画及土建筑遗址保护的教学、研究及工程管理工作55年,主持完成了40余项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内外合作项目。业界称他是中国石质文物和土遗址保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古代壁画科学保护的探索者。
“与先生共事28年间,他对弟子如儿女一般,不仅在事业上引导,还教导做人的道理。”王旭东说,先生退休后,依旧念念不忘敦煌文物保护事业,带领弟子们在古代壁画保护材料等领域探索前行。先生虽与世长辞,但他的精神和研究方法,将由弟子们继续传承下去。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缅怀先生时几度哽咽。他说,先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55年来,一直奔走在文物保护第一线。通过研究项目和工程实践,为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培养出了一批领军人才,其所取得的大量创新成果对国际同行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及参考作用。
20世纪中期,敦煌研究院管辖的石窟保护要请国内外专家帮助解决文物病害问题,而在近十年,他们不仅自给自足,还开始向全国甚至全球输送保护人才。尤其是由李最雄最早探索的“现代科技+传统材料”保护技术,在保护好敦煌莫高窟的基础上,发展到对多处石窟、壁画和土遗址的保护。
“文物保护是探索性工作,很多时候会出现不满意的试验结果,但是从来没看到他因为失败而挫败,而是持续做、反复做,直到试验结果满意为止,非常执着。”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此前向中新社记者如是评价先生。
李最雄的儿子李巍说,父亲一生忙于事业,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算多,但会含蓄表达着最深沉的爱,父亲就像一座山,那么遥远又那么高大。(艾庆龙 高展 李亚龙)
编辑:杨岚
关键词:保护 敦煌 研究院 中国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