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敦煌研究院匠心呵护遗产 发出文化保护“中国声音”

中新网兰州7月20日电 (史静静)“几代莫高窟人传承莫高精神,以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利用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为使命,形成了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的质量文化。”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先堂说。
敦煌研究院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文化遗产机构,以“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为指导,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19日就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暨第六届省政府质量奖情况进行发布。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表示,甘肃省敦煌研究院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实现了该奖项在西部地区“零”的突破,成为首个问鼎最高质量奖项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说,甘肃省政府决定对敦煌研究院奖励200万元,对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甘肃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一车间一组分别奖励50万元。
张先堂称,实现莫高窟价值得到真实、完整、可持续地保护、研究、传承和弘扬是敦煌文物事业的终极目标,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是敦煌研究院文物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在文化遗产价值挖掘研究方面,敦煌研究院一方面通过学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解放现有研究人员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开门办院”,公开学术研究资源,搭建面向国际的协同研究平台,吸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来共同研究、解读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艺术。
此外,面向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承弘扬方面,敦煌研究院建立了基于观众类型的“针对性分类”弘扬管理体系。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正能量、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让公众看得好、听得懂、记得住、讲得出。
对于来到莫高窟的游客,通过“单日总量控制、网络预约购票、数字洞窟展示、实体洞窟参观”的旅游开放新模式,拓展教煌文化艺术的展示空问,缓解实体洞窟压力,丰富敦煌文化艺术普及内容,既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有效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对于更多的未能来到莫高窟的公众,敦煌研究院利用传统临摹艺术数字展示技术、数字敦煌线上资源、出版物及新媒体,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艺术传播形式,提供“大众化、普及化、多维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使文化遗产“走出去,活起来”,向海内外宣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张先堂介绍说,敦煌研究院注重对科学保护管理的经验总结,形成了多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标准,成熟的文化保护遗产保护技术在我国大量文物保护工程中得的了广泛应用,甚至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套输出,在国际上发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声音”。(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敦煌 研究院 保护 文化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