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南京最美社工章小怡二三事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一名慈善人,不仅要有对慈善工作的热爱和岗位奉献精神,更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整合资源,协调关系,调动力量,为困难群体提供专业的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日前举办的首届“寻找南京最美社工”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章小怡说出了她的获奖感言。
自1991年参加工作,章小怡在民政战线“驻扎”了23年,其中有17年是在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从事孤残儿童教育工作。她根据学生特点,探索“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课堂外,她是学生的好妈妈,用爱呵护给这些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赶上周末,她有时会带孤残儿童回家,带她们感受家的温暖。她还是个多面手,给孤残孩子排练文艺节目,教他们唱歌、跳舞、画画、拉手风琴……
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生活的孩子,和天下所有儿童一样,经历着生命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样有着养育和教育方面的需求。2013年6月,章小怡参与编写的《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教育活动设计》一书出版,她用言行诠释了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操,用爱心点亮了孤残孩子的心灯,为福利机构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儿童养育及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导。
2007年11月,章小怡调到南京市慈善总会工作。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扶贫济困,她一如既往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慈善总会人手少,遇上重大活动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章小怡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合理分工,充分调动科室成员的积极性,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她做爱心捐赠者的朋友,为实现他们的捐赠意愿做好服务。遇到来访者咨询慈善捐赠的具体情况,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细致讲解。在章小怡看来,发展壮大慈善事业,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募集更多的资金和物资帮助困难群体,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除了做好物质救助,章小怡用一颗充满爱的心给予困难群体以心灵的支援,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有一次,一位老大爷听说慈善总会有“圆梦行动”助学基金,他代孙子向街道提出了申请,然而初审材料没有过,他情急之下找到了慈善总会。章小怡热情地帮老人解决了问题,当得知老人因经济困难舍不得坐车,整整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她立即下楼追上老人,把乘车的路费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事后专程来到慈善总会向她表示感谢,老人说:“你送我的钱虽然不多,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我舍不得用啊,回家用手绢包好,我要一辈子珍藏起来,这是你们的一份情啊!”
这些年的慈善工作干下来,最让章小怡难忘的是“5·12”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安危冷暖牵动了南京人民的心,章小怡与同事们一道,夜以继日地做着捐赠接收工作。她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忙着接待前来捐赠的爱心企业和市民,组织好慈善捐赠和义卖活动。晚上八九点钟,她和同事们仍在埋头苦干,协助财务统计数据、录入爱心榜,经常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晚上回家后,章小怡还要将当天的活动报道和爱心榜及时通过慈善网站对外公布,这一忙已是后半夜。“自己多工作一分钟,就能为灾区人民多奉献一份爱。”章小怡深知,自己经手的不仅是一笔笔善款,更是一颗颗滚烫的心。
“慈善人做善事,义不容辞;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责无旁贷的天职。”章小怡数年如一日地把所有热情和爱倾注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无怨无悔地为慈善事业默默奉献,她的微笑如春风化雨般温暖着来访者,更成为了对慈善的最好诠释。
编辑:罗韦
关键词:慈善 工作 老人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