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首届中国慈善论坛“开启善时代”
我国初步形成“大慈善”格局
首届中国慈善论坛在北京举办
8月16日,首届中国慈善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老牛基金会协办,以“开启善时代”为主题,围绕“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通过主题演讲和高端对话等形式,共同探讨全球慈善发展趋势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道路等诸多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在论坛致辞中表示,近30年来,中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扶贫济困、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步扩大服务领域,初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大慈善”格局。他指出要以慈善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扶贫济困为重点,拓展慈善事业服务领域,以加强能力建设为基础,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不断推动中国慈善组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改革和社会事务。
当天上午的主论坛以“创造共享价值”为主题,来自社会各界的国内外著名慈善机构代表、知名专家学者、爱心企业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就如何让慈善事业运行在法治轨道上提出有关意见;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王健林认为慈善应该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马蔚华讲述如何用商业思维办慈善公益;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认为公益慈善应成为财富家族传承的重要命脉;老牛基金会秘书长雷永胜在演讲中表示,家族基金会能够优化慈善行业发展的格局,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发展,而且能培育和支持各类草根公益组织。
主论坛还邀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白桦、英国志愿行动创新中心创始人迈克尔·阿斯兰·诺顿、亚洲慈善创投网执行副主席安德鲁·史蒂芬·缪尔黑德介绍了慈善创投经验。
下午的平行论坛设立了全球慈善论坛、中国城市慈善论坛、社会救助论坛、青年慈善论坛四个分论坛。
在全球慈善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开启中外慈善合作新时代”各抒己见,探讨我国的慈善事业应如何走向世界,与国际慈善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到国际慈善事业中去。嘉宾们还围绕“中国能为全球慈善贡献什么”展开对话交流,一致认为公益可以成为国际沟通的桥梁。
在中国城市慈善论坛上,以“慈善与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为主题,多个城市市长、知名慈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在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融合公益慈善的方式促进城市发展。
在社会救助论坛上,以“政社合作,共建社会救助新格局”为主题,政府代表、慈善组织代表、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形成共识、建立互信,为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推动政社合作、共同构建社会救助新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青年慈善论坛上,以“青年善则中国善”为主题,汇聚了多位富有影响力的青年慈善家,通过案例讲述和对话讨论,分享各自的慈善经验和成长感悟,引领更多中国青年投身慈善事业。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慈善论坛 开启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