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建议
让阳光洒满政务服务体系
苏州市政协建议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本报讯(记者江迪)江苏省苏州市的“阳光政务”曾是全国的一面旗帜。面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局面,苏州能否再次领跑?苏州市政协将“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助推苏州市阳光政务再上新台阶”作为今年首次主席会议协商议题。近日,市政协主席会议在张家港市召开。
会前,苏州市政协社法委专门就此问题赴全国首批“阳光政务”乡镇试点单位及广东、上海等地进行调研。会议当天,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集体考察了张家港行政服务中心。早在2001年9月,张家港就率先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今天的张家港把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几个与群众关系十分密切的政务服务部门建在一起,很好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各方面的服务需求,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苏州市政协了解到,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条块分割体制不顺的弊端逐步显现,实际工作中很难协调与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关系。市政协建议,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要大胆创新,努力打破条块分割,争取实现企业和群众在同一个窗口递交审批申请、办理相关事项、领取审批结果。需上级政府部门审批的事项,统一由设在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窗口,报送上级行政服务中心。
张家港市先后开展9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从清理前的1447项,削减至目前的350项。清理后的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未经公布的事项一律不得再进行审批。苏州市也进行了6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好改的早就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难改的部分,清理规范的难度越来越大。但难度再大,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一定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苏州市政协主席高雪坤说。
苏州市政协建议,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重点抓好5个环节:抓好摸底,要向部门大力宣传“目录之外无审批”的要求,划好这条红线,争取部门的重视和配合,把该收的目录数据都收全。抓好承接、取消、下放和转移,按照中央、省的要求做好审批事项的承接和清理,以为民便民为宗旨,做好审批权限向基层的下放,同时加快社会组织的培育,稳妥有序地向社会组织转移一批权限。抓好标准化建设,严格实行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制定部门审批标准化操作规范,取消不必要的层层把关和逐级审批,压缩其自由裁量权,努力实现“无差别审批”、“一审一核”、“即审即办”。抓好后续监管,抓紧建立健全后续监管制度,制定配套措施,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防止放权后出现无序的状态。抓好监督检查,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多听听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对他们反映的审批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研究和处理,防止出现审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现象,巩固审批改革的成果,对行政审批和监管的各个程序环节要进行全面监控,保证工作依法进行。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审批 行政 市政协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