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近年来,随着职教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那么——

职教校企合作如何实现多赢 委员建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4年05月19日 07:1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编者按:

  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就需要一个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最重要环节之一。开展校企合作是一件“多赢”的举措。首先是学校赢,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的后期教学和实践教学都能得到保障;其次是学生赢,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然后是企业赢,通过校企合作这个过程,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之间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无缝隙对接。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纷纷为深化校企合作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

  打造社会需要的升级版职业教育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13届大学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多出19万人,2014届将达到7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都将保持在700万人左右。与之相对的是企业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供需的严重不协调,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与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这些问题体现在:1.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毕业生有文凭无能力,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重学术、轻实践。一些老师、学生对待毕业实践的态度很不严肃,基本上是老师和学生互相应付,盖章了事。

     2. 我国职业教育身份尴尬。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大学地位悬殊,招生录取排在本科后,社会上形成只有考不上大学才上职业学校的状况,造成了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佳。同时,职业教育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仿照大学,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发展缓慢。

    3.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片面,轻视技能操作,热衷于虚拟经济岗位及管理岗位,面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普遍认为“不稳定”、“薪水低”、“没发展”。

   4. 民营和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着招工难,特别是技术操作工。有的后继无人技术断档,有的关键技术岗位如电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尽管月工资近万元,仍然不好招工。

  面对企业招工难、毕业生就业难这对矛盾,必须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适应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为此建议:

  政府应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择优提升部分职业大学为本科,与普通大学同批次招录。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使职业教育上水平,必须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使之与本科教育有同样地位,这样在招生时才能与普通大学平等争取优质生源。

  政府应明确职业大学与普通大学关系,使职业大学与普通大学各有所长。教育主管部门应整理学科门类,职业大学应侧重开设应用型、技术型专业,普通大学应侧重开设科研型、学术型专业,使职业大学、普通大学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各有所长。

  政府应把掌握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应提高专业实习在学生培养计划中所占的比例,专业实习不低于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应增设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要由有业界实践经验的老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讲授。

 

编辑:付鹏

关键词:职业教育 合作 校企 企业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