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年:他向年轻人敞开大门

1955年,第一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期间,胡耀邦在义务劳动后讲话。中青报老照片
□胡耀邦提高嗓门,打着手势说:“如果同志们发现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有什么缺点错误,要大胆地提出批评,也可以直接向中央反映,也就是提意见!告状啰!”
□他激动地在台上跳起来,用手拍着胸脯说:“我这个胡耀邦的名字就是要叫的嘛!大家都要叫胡耀邦,不要叫书记。”
□一次座谈中,一名大学生突然问胡耀邦到底该怎样谈恋爱。胡耀邦毫不犹豫地回答:“真心实意地追,追,追到底。”
□他跟一个相处多年的部下说:“听说你感到有些孤独是不是?这大概是因为你接触的人大都是一些老人。你应该多接触年轻人,同青年交朋友,就不会觉得孤独了。”
多年来,人们鲜见胡耀邦在影视作品里的形象。这位政治人物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电视剧里,是在2014年播出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
如今,第一部以胡耀邦为主角的电影即将上映。用此部电影的制片人张葆青的话说,“这将填补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空白”。
“2015年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而胡耀邦从来没有被人拍过,是个空缺。”湖南籍的张葆青谈起拍摄初衷,“胡耀邦又是湖南人,我们想用这部电影来纪念他。”
电影中的时间被设定在1952年到1957年之间。历史上的这段时期,胡耀邦担任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这5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电影主要讲的是在那段岁月中,胡耀邦关心、爱护青年,鼓励一代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故事。
制片人张葆青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来拍首部胡耀邦电影,是因为共青团作为一个优秀的集体很少有影片表现,而胡耀邦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青团领军人物。1952年,胡耀邦接任团中央书记的时候是37岁。
这部被定义为青春类题材的电影,有着符合这种高昂、热血情绪的片名——《青春激荡的年代》。
电影镜头连接了历史和大银幕。胡耀邦在青年团工作的那段历史,他和青年之间的故事,有的在镜头之内,更多的在镜头之外。
耀邦同志来了,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称同志
《青春激荡的年代》中胡耀邦的第一个镜头,是他俯身攀爬在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像一个普通建筑工人一样,正在劳作着。他穿着短袖,里面套着汗衫,脸上淌着汗。
1952年6月,主政川北的胡耀邦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务于7月底抵京”。离开川北时,胡耀邦以为自己会按照中央拟任定的那样,去政务院新组建的建筑工程部当部长。
胡耀邦很兴奋,说:“这下可以大搞建设了,可以盖大楼了。”
后来的实际任命令胡耀邦感到意外,他被安排到团中央工作。此前,时任团中央书记的冯文彬要调动工作,刘少奇提出3名接替者人选:胡耀邦、陈丕显和谭启龙。这3个人都是红军时期的“红小鬼”,都有团的工作经验,而且都是年轻的省委干部。最终,毛泽东圈定了胡耀邦。
胡耀邦女儿李恒(原名李满妹)在《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中描述了这个场景:
“父亲回到位于南河沿的翠明庄招待所时,已是夜里10点多钟。
跟父亲一起从川北来京的曹秘书,看到父亲盘着腿坐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忍不住问他:“怎么了,工作定了没有?”
父亲一脸不高兴地指了指身边睡熟的德平说:“让我当团中央书记……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让我当孩子王!他们显然(指陈丕显、谭启龙)都比我合适嘛!”
不高兴归不高兴,组织观念一向很强的父亲想了一夜,第二天就到团中央去了。”
曾经在团中央给胡耀邦做过机要秘书的高勇,回忆起新书记要来的消息在人们中间引起的反应。往日平静的团中央大院活跃了起来,“当时议论较多的是,胡耀邦过去在哪儿工作,做过什么工作”。
“听说他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打过很多仗,来团中央前是川北区党委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等等。”高勇回忆说,“这时,胡耀邦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特别是在当时我们这些小青年看来,胡耀邦才37岁,又参加过长征,打过仗,还是川北区党委书记,简直是了不起的英雄。”
“非常可笑的是,我们有一次议论时,把他响亮的名字和长征英雄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一定长得又高又大,身材魁梧。”高勇在一本回忆胡耀邦的书里写道。
当高勇他们第一次见到胡耀邦时,才发现这位“了不起的英雄”跟想象中的不大一样,那是在团的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以后,胡耀邦接见团中央机关干部的时候。当时团中央没有礼堂,晚饭后人群陆续聚集在工字楼前的院子里,胡耀邦就站在水池边上。
人们眼中的胡耀邦,“留着平头,个子较矮,稍瘦,长得很秀气,显得很精神,完全是一个小青年的模样”。
胡耀邦提高嗓门,打着手势,说:“如果同志们发现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有什么缺点错误,要大胆地提出批评,也可以直接向中央反映,也就是提意见!告状啰!”
胡耀邦的讲话,博得了一片掌声。电影忠实地还原了这个场景,还包括胡耀邦立下的那条规矩: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叫同志。
一个老团干回忆起胡耀邦讲这段话的情景:“他激动得在台上跳起来,用手拍着胸脯说:‘我这个胡耀邦的名字就是要叫的嘛!大家都要叫胡耀邦,不要叫书记’。”
在胡耀邦任职团中央的十余年里,书记处的书记、机关干部、秘书、工勤人员以及食堂的大师傅、传达室的老头儿,都叫他:耀邦同志。
昔日的同事们时常可以看到胡耀邦和大伙儿一样拿着碗上大食堂,一边排队,一边跟身边的人聊天或者谈工作。
胡耀邦是湖南人,爱吃辣,北京菜不大符合他的口味,有人劝他另开小灶。他风趣地回答:“你们不要孤立我嘛,大家同吃一锅饭,有说有笑才香啊!”
后来,担任过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宝顺回忆说:“团中央至今不搞特殊化,同志之间不称官衔,就是耀邦同志那时开创的好风气。”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胡耀邦诞辰100年 胡耀邦


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重庆举行
“朱诺”号首次近观木星“大红斑”,仅9000公里!
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
巴黎和洛杉矶同时赢得奥运会承办权
美海军陆战队一空中加油机坠毁 机上16人遇难
乌克兰男子打造木制机器人“一家” 用1750块零件
重庆动物园为双胞胎大熊猫举办1岁生日会
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启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