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走出互不信任的医患关系怪圈
近日,河北省永清县上百名医护人员集体上街维权,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拉起写有“伤人违法,拘禁违法”等字样的白底红字横幅,大喊“还我尊严,严惩凶手”的口号。永清县官方通报称,12月18日下午,在永清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当地67岁患者赵秀英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引发了医患矛盾,目前,当地已经对事件展开调查。
根据现有的信息,引发这场医护人员维权行动的事件经过并不明晰,关键事实也尚未澄清。比如患者为何对医生不满,医院方面又是否存在过错,如果有错又是否直接导致了患者死亡,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与确认,总而言之,目前就对事情的性质下判断显然为时过早。但从患者家属“软禁打骂医生、逼医生下跪”的怨气中,仿佛已经认定了是医生“害死”患者的事实,却看不到“求真相”的迫切。
医学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也只能由专业人员来判定,大部分外行都很难介入和分辨具体的细节。尽管如此,在一些发展成医患冲突的案例中,有的患者和家属往往凭个人感觉就质疑医生,还有的则是通过道听途说和某种负面想象而迁怒于医生这个群体。极端的暴力事件是少数,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医生群体的情绪倾向,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近年来,“伤医辱医”事件频频发生,少数患者“闹事”已经成为医疗行业普遍的心病,而医护人员也不愿再保持沉默。值得注意的是,对医患纠纷个例的关注,很容易陷入一种互相猜忌的立场之争。在舆论场中,医生被一些人描绘为贪婪和不负责任,患者的愤怒甚至失控得到了理解和同情,这种鲜明的立场先判已经脱离了具体的事实基础,俨然成了一种对世态炎凉的“痛悟”。
不难发现,这种负面的情绪不仅针对医生,包括司法从业人员和教育者在内,很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职业群体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来自大众的怀疑与揣测,背负上了道德水准下滑的名声。应当承认的是,在多元价值的冲击下,的确存在一些丧失操守者,但绝大多数专业人员都坚守在岗位上履职尽责,也有不少专业过硬、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对专业人员的消极评价中,不乏确有其事的客观呈现,但又有多少是受他人情绪渲染的影响,或者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偏见使然,这些都需要人们冷静下来去辨别与思考。
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专业人员,承担着维持社会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责任,如果这个群体失去社会的信任与尊重,最终受影响的将是全社会。需要指出的是,要营造出专业人员和社会之间的健康关系,化解两者之间的警惕与隔阂,要依靠有效机制维护公平公正,以医疗事故导致的纠纷处理为例,要探索完善第三方鉴定体系,为患者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和便利,让医患关系最终走上正轨。(李杏)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河北医护人员维权 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


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重庆举行
“朱诺”号首次近观木星“大红斑”,仅9000公里!
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
巴黎和洛杉矶同时赢得奥运会承办权
美海军陆战队一空中加油机坠毁 机上16人遇难
乌克兰男子打造木制机器人“一家” 用1750块零件
重庆动物园为双胞胎大熊猫举办1岁生日会
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启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