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创新也需要良好的环境,需要厚植创新创业的沃土,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推动草根创业创新热潮;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科研创新上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带、增长极、增长点,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区域也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国第三个区域经济的增长机遇。这一战略将把京津冀三地打造成一支团队,按照功能定位各展其才,同时又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有利于特色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调配,形成“1+1+1>3”的效果。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也将为我国创建更多城市群提供战略参考,最终形成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中配置资源的能力,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14.7%。高水平双向开放成就斐然,我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带动相关国家共同发展,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优质产能,为“中国制造”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的无限发展空间。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终还要落到增强人民“获得感”,改善民生福祉上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毕竟只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国家才称得上富强。这其中包括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缩小城乡差距,也包括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等。
我国是一个领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国,经济体量也位居全球第二。这使得我国在面对困难的情况下,有着比其他经济体更充分的回旋空间和战略纵深;再加上我国特有的制度优越性,与很多其他国家相比,政府决策更加灵活,能够及时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应对危机和挑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虽非易事,但一定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跨过的又一个关卡。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创新 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