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奏响创新的时代强音

——从全国两会看“中国创造”

2016年03月11日 08:50 | 作者:余晓洁 刘阳 王卓伦 赵超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说:“短短几年时间,从推动各方面创新到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总书记在两会上的‘高频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鸣器’,我们走创新之路越来越有底气和勇气。”

这底气,来自过去五年科技创新的优良“成绩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跟跑者”到“并行者”,直到成为“领跑者”,一张张“中国名片”见证了中国人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与努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今年年初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称,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

这勇气,来自未来五年创新突破的美好“路线图”——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时期,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

今年7月,我国第一颗量子科学卫星将发射升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研究,他和团队正为此做最后的冲刺。

“量子通信具有高效和安全的特点,首颗量子科学卫星发射后,我国有望率先拥有量子通信覆盖全球的能力。”潘建伟自豪地说。

中国创造赢得中国自信,中国创新势不可挡。

“目前,‘华龙一号’落地英国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相信,‘华龙一号’未来将跻身全球核电市场份额前列,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集体走出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贺禹说:“依托30年核电建设经验和强大的核电产业链,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绝大部分关键设备完全可以立足国内生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核电强国。”

编辑:秦云

关键词:创新 企业 中国创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