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谁来为学生安全撑起保护伞
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校园安全问题,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教育界联组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安全健康负起责任。那么,校园安全应该由谁来守护?不同主体各自应承担哪些责任?
期待校园安全法早日“亮剑”
作者:熊丙奇
针对校园安全事故,政府部门没少发文件,然而,治理效果却不佳。笔者认为,治理校园安全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定《校园安全法》,明确公安部门、教育部门、社区、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责任。
目前,对于校园安全,究竟谁负责,存在模糊认识。公安部门认为这是教育部门的事,因此要求学校配备保安、购买安保设备,公安部门只是负责对保安进行培训。这带来一个问题:由于地方教育部门之前没有安保预算,因此,在聘请保安、购买安保设备时,一些学校常常应付了事。
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安全管理的责任也比较模糊,尤其是校园周边地带,社区认为这归学校管,学校则认为归社区管,结果是“三不管”。一些学校的周边治安很混乱,黑车、流动摊贩云集,每年各地都会进行集中整顿,可整顿之后由于职责不清,很快又死灰复燃。
而在学校内部,如何对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伤害案,当前也缺乏共识。对于教师侵犯学生权利,教育部门和学校普遍把这作为师德问题处理,然而这本质不是师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对事件的调查、处理,不应该由教育部门、学校内部进行。内部处理的结果,貌似强化师德,实则纵容违法犯罪。同样,对未成年学生间的伤害案,也往往以“保护未成年人”为由,加以淡化,结果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一部《校园安全法》,只有通过立法程序,就如何保护校园安全、治理校园违法犯罪,进行广泛讨论,达成共识,进而采取措施,才能保障校园安全,让办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中。总体而言,校园安全应该纳入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系统治理。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多是予以配合,比如学校的安保应该统一纳入公共安全预算,校内保安应由公安部门统一招聘、管理,学校的整体治安,由社区民警统一负责。而学校内部的冲突事件,则教育的归教育、法律的归法律,凡是涉嫌违法犯罪的,都应该由司法机关介入,而不是学校自行处理。当然,制定《校园安全法》只是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而在有法可依之后,更重要的是执法必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校园筑起安全屏障。(熊丙奇)
学生安全不能只靠学校来保证
作者:顾 骏
在学生安全问题上,教育管理部门压力大,可以理解,因为如今不但家庭把孩子都当作宝贝疙瘩,全社会更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将每一个公民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未成年人尤其需要特殊保护。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强调教书育人时,确实不能忘了“要把安全健康放在首位,然后是成长成才”。
教育管理部门压力大,不等于学生安全就是学校一家的责任,毕竟学生的生活不但有一条物理空间的分界线,所谓“校门内外”;还有一条法律的分界线,所谓“管得了不”。同样学生溺水,在学校游泳池里和乡间小河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涉及“教学过程管理”,而后者则涉及河道管理职责如何落实。再说欺凌事件,教师疏于管教,当然有问题,但管教到什么程度,能否收到以儆效尤之效,那显然不是学校能说了算的。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学生安全 校园暴力


第7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进入第三天
私人飞机迫降伊斯坦布尔机场 致4人受伤
九只梅花鹿亮相北京故宫博物院
印尼南苏门答腊发生森林火灾 火光照亮夜空
@所有人 有三只满百天的大熊猫征名认养啦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
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