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刘建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

2016年04月20日 08:57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实习法或条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在线:刚才您提到人才培养,这几年您的提案都是关注大学生培养质量,您认为现在人才培养的短板在哪?

刘建平:人才不外乎引进和培养两种方式,主要靠培养。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到底怎么样?还是要靠市场检验。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在实际中,大学生就业面临一个窘境,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出了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短板,就是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跟不上。

要真正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必须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够推动“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顺利实施。所以,从2013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我一直关注这个话题,并连续几年提交相关提案,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努力解决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

教育在线:您认为如何解决大学生实习难?

刘建平:近些年,为推动大学生实习实训,应该说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下了大力气,2012年,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但是直到今天,很少有大学能保证达到这个标准。为什么?

现在大学生实习,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的实习,途径有哪些?校友推荐或者到合作单位,基本都是靠关系,学校主动请求人家接收一些学生实习,企业积极性并不高。原因是什么呢?企业觉得接收大学生实习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生产效益,同时还要承担一些生产和人身安全责任。

因此,我建议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实习法或条例,保障大学生实习权。其次,应加大政府调控和扶持力度,在国家教育财政支出中设立“大学生实习补贴专项”资金,以分担企业成本;推动设立大学生实习保险险种,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实习安全责任分担机制,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同时,要将接收大学生实习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必要条件。最后,要建立多方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强化大学生实习的公共服务。比如设立由社会保障、工商、法律、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组建的大学生实习服务机构,免费向大学生提供实习政策咨询、供求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为大学生实习搭建公共平台。此外,还应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经验,探索体系化、制度化的合作教育模式,切实提升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教育在线: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

刘建平:我觉得不仅仅是大学生,全社会都应该有创新创业的观念和意识。最近这几年,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给予极大关注和支持,氛围非常浓厚,但是要让大家都从骨子里认同,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样心里才踏实。另外,对于高校来说,我们还是希望学生能老老实实念书,每门功课都得优秀。

对于那些不安于现状、有自己兴趣点的大学生,怎么办?我觉得就是要因势利导,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一些走出校门能够马上创新创业的学生。实际上创新创业很难,成功率也不高,但没有关系,全社会都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高校要把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都来关心这个群体,将来一定会有成果。

教育在线:您身边有没有创新创业的案例?

刘建平:天津大学有一些这样的个案,比如我们一个很年轻的校友,1983年出生,现在是微乐公司的董事长。他上学的时候,对手机软件很感兴趣,当时就有很多想法,毕业之后开始创业,我曾听他讲过很多创业的艰辛历程,但是他挺过来了,现在也做得非常成功,目前微乐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桌面动态内容服务提供商,凡是安卓系统的手机都用他们的软件和产品。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刘建平 双一流 中国特色 大学 改革任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