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西安石油大学调研团队2007年所做的《艰难的存在—唐十八陵现状调查》指出,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由于市场对建筑材料需求增长,石料、水泥价格攀升,“唐十八陵”所在各县“因地制宜”发展采石业。上至国企,下至村民个人,从机械化大规模开采到私人爆破、人工背运石头,“唐十八陵”遭到疯狂掠夺。唐定陵主峰被炸掉一半,直接威胁到定陵地宫安全。章陵、元陵的主峰几乎被夷为平地。
2004年,政府对唐陵进行封山禁采,采石行为才得到遏制。
离开虎头山,又兜了几里路,井增利找到当年丰陵神道上的一座华表。华表的柱身有一大截埋在土里,被损坏的柱头散落在黄土上。
他第一次仔细观察这华表,是因为一个业余文物爱好者。
1996年,参加工作第九年的井增利认识了62岁的黄濂。从辽宁省营口市物资局退休后,黄濂卖了房子,走访全国各地的帝陵和名人故居。1995年,黄濂写了一本《中国历代帝陵》,出书后继续从事帝陵的考察和研究。
黄濂第一次来富平是在秋季,那时井增利只有29岁。他们雇了辆三轮车去看华表,道路泥泞,有些路要人下车推,“路上还干渴得不行。”
从前每次巡查路过华表,井增利都是老远地看,确认其安全就走。可黄濂一下三轮车,就走近华表端详、拍照。
老人对文物的热情感染了井增利。井增利走过去,和黄濂一起研究华表的雕刻。“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看这座华表,我看上面的许多花纹,那上面还有一只妙音鸟,画得惟妙惟肖,真像是飞天一样!”
自那以后,黄濂每次路过陕西都会找井增利。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2002年,后来几年,全国房价攀升,卖了房子的黄濂没钱再买房,便一直在大连租房住。
再后来,黄濂搬了家,井增利再也没联系上这位他尊敬的师长。
夕阳下,井增利轻抚柱身,认真地给记者介绍这座华表。从模糊的石刻图案中,依稀还能辨认出那只曾经精美绝伦的妙音鸟。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