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深圳职业打假人总数超2000 恶意投诉曾惹恼外企协
9月5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结束。其中关于职业打假人的规定仍然争议很大。
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也就是说,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打假行为不受该条例保护,不能要求商家给予惩罚性赔偿。
对此,正反两方观点对立,各有理由。
深圳,是职业打假人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法制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和有关商家。
职业投诉年均2万件
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综合监督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就是接收、处理12315平台上的投诉。“我每天接到的投诉,绝大多数来自职业投诉人。深圳是饱受职业打假人困扰的城市之一。仅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委的12315平台收到的职业打假人的举报量就高达20900宗。”
12315平台的投诉数量统计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职业投诉举报量分别为21743宗,32076宗,25505宗。“今年上半年激增到20900宗。今年肯定会破30000宗。”她说。
数量庞大的投诉背后,是同样庞大的职业投诉人群体。深圳12315平台提供的另一份数据显示,目前为止深圳市在12315筛查出来的职业投诉人有681人。她告诉记者,这个数字仅仅是投诉较活跃的职业投诉人,还有很多职业投诉人隐藏在背后。她保守推测,深圳的职业投诉人数量在两千人左右,大有发展和蔓延的态势。
编辑:杨岚
关键词:恶意投诉 投诉 职业 商场 深圳职业打假人